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騎鯨人
這個號稱民主進步的時代,執政黨似乎決定給我們上一堂「什麼是輸不起」的生動課程。他們熱衷推動所謂的「大罷免」,彷彿罷免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而這場政治鬧劇背後,究竟是民主的進化,還是政治的退化?
首先,讓我們看看這場「大罷免」的主角們。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原本當家不鬧事,但見其立法院總召高調揚言,要罷免立法院正副院長和41名藍營立委,這氣勢端的是黃流萬里,太行千丈,每天,打開電視都看得到他,真可謂「人間何處望不到,天下有樓無此高」,彷彿要在立法院上演一場「綠雲圖上彈壓江山的遊戲」,氣勢千鈞重,足以驅走睡魔,壓倒心閒食飽人。有趣的是,那位也曾經叱吒風雲,後來選臺北市長沒選上,而現屈就行政院政務委員也公開支持這波罷免潮,聲稱公民團體的親綠組織已經投入街頭運作。看來,這場以政治清洗為核心的「大罷免」行動,真是熱鬧非凡。
然而,這場政治秀的代價可不便宜。立委初估,執行這波大規模罷免需要8億元。但是今年中選會預算編列不到5億,這筆錢只能從行政院第二預備金支應,原本是用來應對突發事件或緊急需求的第二預備金,現在卻要用來滿足政治人物的「罷免癮」,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圖片取自:(FB 柯建銘)
妙的是,罷免行動的浪費不僅限於選務經費。罷免過程中,企業需要讓員工放選舉假,間接增加了經濟負擔。法院人數可能因罷免空缺不足,導致議事空轉,重要法案停滯不前,國計民生受影響。這場政治對決中,台灣整體的民主、經濟與社會和諧都是受害者。場罔顧現實的鬧劇,不但將由全民埋單,加計經濟與社會成本,根本就是全民皆輸。
更進一步來說,這場「大罷免」,真的能如執政黨所願,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恐怕未必。當罷免制度淪為政黨之間鬥爭的工具,造成了社會對立、分裂,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沒有任何好處。有民調顯示,7成民眾反對大罷免,顯見國民對於「選輸不服,翻桌重來」相當反感,執政黨最好能夠謹記,罷免是一把雙刃劍。他們熱衷於罷免在野黨立委時,是否想到自己也可能成為被罷免的對象?如果執政黨堅持惡質仇恨的罷免,在野黨也會被迫走向罷免執政黨不適任的相關立委。試圖通過罷免在野黨立委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卻忽視了這種行為對民主制度的傷害,以及可能引發的反噬效應,說不定到最後,執政黨被罷免的立委反而多於在野黨。萬一不測,改選結果讓在野黨在立法院單獨過半,那就真是天大的笑話了。這場政治鬧劇,執政黨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對民主制度的嘲弄,也是對選民智慧的輕視。以為可以通過罷免來操控政治局勢,卻忘記了民意如流水,無法強行扭轉。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