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

◎佘日新(逢甲大學講座教授兼跨領域設計學院院長)

英國每日郵報日前訪問任教於劍橋大學的知名天文及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這位一直對人工智慧提出嚴重警告的科學家再度表達他的憂慮,認為人類創造了可以毀滅世界的人工智慧,卻沒有建立有效的機制去防止毀滅的發生。但霍金也認為,氣候變遷、人口過剩和疾病不只是人類的威脅,也是這個地球的威脅,在解決這些問題之際,人類發展出的科技已遺留下許多後遺症,人類唯一的希望是在其他星球上建立一個人類的殖民地,在那些如科幻電影的情境未實現之前,地球與人類必須被保護的唯一辦法,就是運用人類的邏輯與理性去控制這個可能即將到來的毀滅。解決問題需要的智慧是極度欠缺的,所以人工智慧仍有高度的發展需求。

糾結的是倫理問題
有關人工智慧的糾結,一直都不是科技的選項,而是倫理的選項。在極度競爭的大環境中,貪婪和愚蠢成為人類毀滅的根源。不斷加碼的競爭使得鐘擺回盪的反省自問我們是否活得太辛苦,但又不得不順著競爭的邏輯繼續加碼。數位科技值此數位轉型的階段,全面入侵人類生活,伴隨而來的許多挑戰接踵而至。

例如,大眾關心的首要威脅是資訊安全,但這個問題癥結是信心,而非科技,因為再嚴謹的加、解密還是會被破解,正如公元2000年前後的電子商務泡沫化,並未攔阻過去十年在這個領域的快速發展。

資安技術升級了,破解資安的駭客也進化了,當人們對網路交易的信心提升了,網上購物的經濟活動也跟著蓬勃起來,而值此同期的資安威脅並未一時或減,科技進展的倫理面對重重挑戰。

我還是不是我?
倫理的第一道難題是身份認同(Identity)。醫學科技的進步使得人的壽命大幅提高,負面的效果很多,如年金造成政府的難以負荷與醫療資源分配面對大量的新興挑戰。人工關節等各類型人工器官將陸續登場,也是積層製造(俗稱3D列印)的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當類比的人被陸續以各種醫療方法與安裝人工器官延續我們的健康時,我還是不是我?

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已經研發藉由植入晶片在腦部控制癲癇的技術,各種疾病被植入的晶片監控早也不是太令人震撼的新聞。除了生理外,心理學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分類恐怕也面臨嶄新的「數位我」的挑戰。更驚悚的命題是,靈性有無可能數位化?數位巴別塔似乎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墊高中,或許是無神論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從科學邏輯的門縫中窺及的巨大風險?

倫理道德涉及到在正確與錯誤的行為受到概念驅使下,人們應該怎樣過正常生活,其中涉及許多價值判斷。當人能如君子般地自重時,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自律不足時即需要「他律」的規範框架予以限縮,以免排擠了他人的空間。常聽人說,法律是道德(倫理)的最後一道防線,在社會經歷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有許多倫理道德的灰色地帶,在後現代中難以運用人的自律加以規範,因此,數位法典即成為新生活的他律規範與行為準則。

阿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楊建輝日前發表文章,將人類社會的法典演進史劃分為幾個時代: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是蒸汽時代的民法典;1900年的德國民法典,是電氣時代的民法典;2020年的《中國民法典》,應該成為數位時代的民法典。

大陸在過去十年的迅猛、井噴式的電商發展,讓電商教父馬雲提出了電子世界貿易平台(eWTP)的倡議,並於去年G20杭州峰會時得到許多迴響,因此,偉大的中國夢中似乎出現了數位法典的模糊圖像。圖像被低落的道德上了馬賽克,諷刺的是,世界上最不敢在淘寶上買商品的人,可能就是中國大陸的消費者。

社會的數位轉型改變了人的身份認同、人際關係的倫理規則,更重要的是與存在本質的關係。當我們一方面享受數位化的好處時,更深層的倫理與神學議題正在浮現中。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日光之下無新事》數位倫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