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黎松子

人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茶也是一樣,茶有茶品。

先說一個笑話。
有一位半路出家的黑老大帶著一幫小嘍羅去夜總會消遣,招來服務員。
“茶!(查)”
服務員小妹就用手指著人頭說“1,2,3,4,……”
黑老大無名火起,“倒茶(查)!”
服務員小妹還是用手指著人頭“……4,3,2,1……”
黑老大怒不可遏,喝道:你數(屬)什麼呢?
小妹戰戰兢兢,“我屬,我屬(數)豬!”

哈哈,到這裡觀眾已經笑開了懷,大抵在服務員小妹妹的眼裡,二愣子似的黑老大是不配喝茶的,至少也是不合適的,這種小混混熬出來的黑老大,只能喝紮啤,在夜總會喝茶和土大款無異,有錢沒品,他離悟道茶品還很遠。

還有一種黑老大,要上一種檔次,那就是黑幫電影裡面的黑老大。在電影的場景裡,這類黑老大端坐在裝潢考究的、有著日式榻榻米的房子裡,面色嚴肅而莊重,表演茶藝一絲不苟,一招一式都透著范兒,像是在完成某種神聖而莊嚴的儀式,旁邊或有嬌豔藝妓撫琴,或有呆傻保鏢垂目。這時候,通常都會把茶杯打翻,黑老大眉頭微微(注意,只是微微,喝茶之人是不會喜形於色的)大事就要發生了,不是幫派火拼,就是某政要被暗殺,類型電影看多了,劇情不外乎如此,我想在這種黑老大的眼中,茶道不過是種形式,用來證明此“老大”非彼“老大”,做給人看的,難免有點做秀嫌疑,身份、地位、格調仿佛在這一招一式中彰顯出來。但黑老大畢竟只是黑老大,真正的品茶,無關乎名,無關乎利,所以他仍然沒有悟出茶的真諦,只不過比上一種黑老大更進了一步,知道喝茶要講求茶藝,講求環境。泡茶的過程一定要美,動作要有范兒,四五歲的小孩學京劇,你當他當真知道京劇的真諦?不過是學些范兒,舉手投足有模有樣兒,不是扭捏作態,動作有范兒,就是有形式,有形式才有內容,再而談得上對內容的鑒賞,悟出茶的真品,我冒昧的認為,大多數的茶客恐怕都在這個層次,有范兒,但未必有內涵。

本人也不幸作了一次“黑老大”,因為一個機緣到前輩家拜訪,剛好碰到她用茶待客,她很好此道,並且尤其喜普爾,因為是第一次見面,所以想通過我對茶的瞭解來瞭解我。惶恐之及,我哪裡知道什麼是茶道,眼巴巴的門外漢一個,但其實又想,這世上又有誰真正懂得茶道呢?

老子曾經說過“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國人很搞笑,萬事萬物一旦與“道”扯上關係,便顯得深不可測,非一般人兒不能悟的,凡是莫可名狀、不可解釋的通通歸為“道”,意思是到底什麼東西你自個兒悟去吧,而日本就不一樣哈,有茶道、花道、劍道,連打架摔跤都有跆拳道、柔道,並且各道都有學館,是可以後天習得的,中國人不輕易言“道”,非常“道”嘛,總是要有一點神秘,它包容萬物,無處不在、博大精深,存在於有形與無形之間,說好聽的是精妙深邃,說不好聽的,難免有點怪力亂神,本人年紀輕輕,心不靜,自然是悟不到的,但好在又說“道法自然”,是有規律可行的,大自然嘛咱爺們兒太熟了啊,轉念一想,更加玄之又玄了,“自然”是個什麼東西,也是不清楚的,道也就更加神秘了,中國的吃喝玩樂從來被認為是鄙俗的東西,登不上大雅之堂,唯獨喝茶成為了道,什麼意思,我不清楚,如果回到古代去請教先人,先人也要詭秘的一笑“自個兒揣摩去吧”,神秘著呢,呵呵。

如果我說出什麼不上檔次的品茶妄語,那不是要出醜了,這第一印象如何經營?前輩泡了好幾種茶,一一給我試喝,光是看她泡茶的動作,已經讓我眼花繚亂了,專不專業我說不上,但至少我沒能看出破綻(專業的咱也沒見過啊),我想到她那個年紀的人士應該有些積累、沉澱的,一個有味道的女人,據說應該懂得茶的典雅、恬靜,懂得待客到水,要“高舉茶壺,鳳凰三點頭,沖水七分,留三分人情在”,反正我一時半會兒是學不來的,腦袋裡面只想著等會兒如何造詞,鄙人不才,平時很會拍馬屁,但我是真心的誇人,並不是純拍馬屁,那樣未免顯得動機不純,但是,此刻卻完全黔驢技窮,沒有詞兒。以前曾經做個一個茶的專題,瞭解過一些常識,知道茶有茶藝、茶道、茶禮、茶情等等義理,知道茶文化博大精深,集儒道佛三家之神韻,還知道茶品就是人品,廉檢育德、和誠處事,仔細講,還是能夠蒙住人的,但情急之下,一個字也說不上來,腦袋的思維那個亂,用個不雅的比喻,腦袋裡的詞彙就像豬大腸一樣,提起來是一根,倒出來是一堆,此時硬是拾不起來,竄不成句,比喻是俗了一點,但我本身就是俗人一個的嘛,我哪有那麼高的境界,能說得也只是從口感、湯色來說了,至於水質、火候、器具、環境等等品茶的必備要素一個也說不上來,糗大了,後來搜集了一些資料,看到古人有詩雲“使佳茗而飲非其人,猶汲泉以灌蒿萊,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識其趣,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大焉。”不知道前輩遇到我這種門外漢是什麼感受,不管了。

還是很懷念成都的蓋碗兒茶,也後悔當初沒有在成都好好做做功課,巴蜀地區跟茶是很有淵源的,光是看成都茶館的數量就知道了,在成都有句俗語,“一個人無事上街數石板,兩個人進茶館從早坐到晚”,既說明成都人生活的閒適和對茶的熱愛。到茶館喝茶的成都人,不分高低貴賤,即使是賣苦力的民工也愛泡茶館,喝一塊錢一席的蓋碗茶,還要一杯一杯的換水,到最後湯色泛白,也不願意離開。到這裡,我想茶的“品”不在於成色高低,價錢貴賤,正是在於它的不分俗雅,可俗可雅巴,像前輩那樣精緻的喝茶,用上好的宮廷普爾,用薄胎瓷、半透明的茶杯,水質、火候都拿捏到位,是謂品茶;像成都茶館裡的小市民那樣喝茶,無關乎器具、茶質、工序,也是品茶,有人說茶品即人品,我想是不妥的,賣茶葉蛋的未必不如造火箭的,喝老百姓苦丁茶的,未必見得不如喝故宮級普爾的,人們對茶的喜愛,應該發乎於情,真正從內心喜歡它,就像詩歌一樣,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內心中對茶的情,塑之於形體,便是品茶時候的范兒,舉手投足,茶味兒十足,而不是扭捏作態,假如,再有一些人覺得這樣仍然不夠,還要“嗟歎之不足,而詠歌之,詠歌之不足,還要手舞足蹈之”, 那恐怕就是骨灰及發燒友了。

所以黑老大可以喝茶,但如見在夜總會之類聲色場所,驢飲茗品者,板轉兒拍之,必大快人心!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金庸小說中的NGO
中原武林的江湖偽俠義
有新的眼光才能看見許多機會
寒冬的心 需要溝通來破冰
好的愛情需要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