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L. Lydia

白話文和文言文在國語文的學習中原本就是並行不悖,學習文言文增進文學的底蘊也是無庸置疑的,過去這些都不是問題,為何現在是問題?這個事件是課綱爭議衍生的必然結果之一,今後這些相關爭議將永無止息。原因是去年5月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正案重新規定課綱審議委員會的比例納入官方和民間人士還有學生代表官方只占4分之1過去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業的機構權利被閹割現在淪為配角當時全國的教育團體和校長教師都期期以為不可因為這樣會讓政治凌駕專業,當專業退位,如今這些後遺症就逐一地顯現當課綱爭議變成政黨意識凌駕教育來對學生進行洗腦的鬥爭活動,原本是主角的學子淪落為政黨的工具或是棋子,教育的本質正被政客無情的蹂躪。

當時有識之士一再呼籲若將學生代表納入課綱審議委員會學生的身心未臻成熟缺乏專業擔任如此重責大任是揠苗助長最後將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絕對會是災難的開始,如今全然應驗。民進黨政府草率地透過網路報名的100多位學生(其中包括2位小學生和4位國中生)中選出課綱審議委員會的委員這些人憑什麼代表數百萬的學生這個遴選方式學者批評為鬧國際笑話,現在課審會的高中代表提出要將文言文降到30%,並且在網路上票選出6篇文言文,被學者批評為非經典之作。在美國中學生的英語課程要讀莎士比亞的戲劇,還有過去大英帝國的史詩等西洋古典文學作品,沒有人質疑這樣是對莎士比亞的造神,但是台灣的課綱代表學生認為讀唐宋八大家就是造神運動,學生心智不成熟,很多事情缺乏深思熟慮,但是為何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來決定百年樹人的嚴肅教育課綱?孰令致之?

課綱的爭議擾攘不休,已經延續幾十年,每次政黨輪替就會調整,好像鐘擺一樣在中國化和去台灣化之間擺盪,更遑論慰安婦到底是被迫還是自願的爭議。台灣的課綱也因此陷在意識形態的拉扯,過去的爭執像是茶壺內的風暴,但是這幾年因著政黨的介入變成社會群眾抗議運動,原本專注教學與研究的學者也都站到第一線表態,顯現鮮明的政治立場,各高中、大學血氣方剛的學生都成立聯盟串聯抗議,讓課綱爭議不只浮上檯面,更是付上社會代價更形慘烈。2015年數十個反課綱聯盟的成員上街頭,還有佔領教育部的激進行動,民進黨與太陽花和反課綱學生站在同一陣線是確定的。

223

 

(圖片擷取:中時電子報)

4500位中研院的院士海內外的學者和民眾發表聯合聲明,還有數百位高中老師連署表態呼籲課綱拋開文言白話之爭,不應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另外教育部也公布85%高中職國文老師支持文言文以五成五到六成為上限、83%高中職國文老師認為選文應交由語文專家學者組成的課綱研修委員會決定,但是這些沉痛的心聲能夠改變事實的現況嗎?當政治的現實是朝向「文化台獨」邁進,亟欲切割與中華文化的連結,古文變成代罪羔羊,唐宋八大家被無辜的鞭屍其實都是假議題。當「去中化」是政治正確的主流思想,執政當局透過法律與教育體制度來進行的文化大革命,斷絕下一代與中國的連結,逐步的顛覆與沉淪才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