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鍾小玲/編譯】 Photo Credit: Holgi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即便全球暖化的原因,美國政治界仍有爭議,但像邁阿密這樣的地方,卻已明顯感受到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之苦,以至於整個城市開始思考把道路墊高、有各種自救措施,不想坐以待斃。

全美20多州 不想坐以待斃
針對科學家呼籲應勇敢以行動對抗全球暖化問題,美國佛羅里達州州長史考特(Rick Scott)不想光說不練,佛州州政府官員正在努力思考對策。不過,有意參選總統的共和黨人前佛州州長布希(Jeb Bush)和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則發出了異議。儘管政治人物各說各話,但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問題,美國地方政府意識到必須立刻採取行動解決燃眉之急。

佛州東南部城市邁阿密灘市公共工程部主任卡本特坐在辦公桌前,專心盯著電腦螢幕顯示的漲潮圖表,一邊計算著該買多少台抽水機才能使該市街道免受淹水之苦。頂著酷熱的太陽,卡本特又帶著訪客到幾個街區外的工地,參觀承包商如何用水泥灌漿以填高低窪區的老舊街道。

除了佛州,全美已有廿幾個州都動了起來,從州長、議員到市民,都展現出解決暖化問題的決心。其實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也展開了一波波的實際行動,這些行動方案甚至超越了陷入僵局的政治協商,正在逐漸改變原本看似無法逆轉的碳排放問題,為改善全球暖化現象帶來了新希望。

各國減碳工作進展
美國賓州大學著名的氣候科學家曼恩(Michael Mann)認為,為了對抗全球暖化問題,儘管沒有來自上層政府的支持,地方和民間都已經動起來全力因應,因為暖化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如果人們繼續以原先的方式使用能源,氣候變化的情況將更加惡化,但是從現在開始改變還來得及。對此邁阿密灘市市長(Philip Levine)萊溫表示讚同,他說:「雖然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徹底解決全球暖化問題,但我們必須自救,不能坐以待斃看著全市因為海平面上升而陷入水中。」

同時,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的代表,今年十二月也將齊聚法國巴黎,試圖就化解氣候變遷問題達成國際性的協議,為全世界遭受暴風雨、乾旱、熱浪侵襲的幾百萬人口尋求對策。儘管過去這類國際會議並未有效達成具體的實質結果,但導致全球暖化現象的碳排放問題,還是取得了部份進展。以下是一些具體事例:

一、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發展得比預期來得快,成果也令人感到樂觀。目前這些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比2004年增加了五倍,在丹麥、德國、瑞典、阿爾巴尼亞等國,每五棟建築物就有一棟使用再生能源。

二、至於美國,碳排放量在2007年已達高峰,至今全美碳排量已減少了10%,並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達到歐巴馬總統設定減少27%的目標。

中國使用再生能源名列前茅
三、中國的碳排放量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國在使用再生能源的設備方面也名列前茅。中國和美國這兩個碳排放大國預計在十一月達成協議,合作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專家表示,今年中國已減少8%的燃煤消耗量,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也說,中國已停止興建一些新的燃煤電廠。

四、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溫室效應的主因,國際能源總署表示,全球碳排放量自2014年起已不再增加,達成重要的里程碑。

五、全球有越來越多的燃煤電廠被天然氣電廠取代,因為天然氣發電廠的排碳量只有燃煤電廠的一半。去年英國的碳排放量減少了8%,據說是因為該國減少依賴燃煤發電,改採更有效率的新能源政策所致。

六、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熱帶雨林,遭到砍伐的速度減緩。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現今全球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雨林遭人砍伐,比1990年代每年平均有1600萬公頃的雨林遭人砍伐,速度已經減緩,雖然進展有限,但部份原因是當初答應不買來自非雨林區棕櫚油的大型企業並未遵守承諾。在減少亞馬遜雨林區濫伐方面,巴西則已取得重大進展。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地方城市開始動員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