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21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墾丁三大名店之一的「金灘pub」在去年10月收攤,另一家「迪迪小吃」又將於9月底停業,雖然老闆強調是因為健康因素,但墾丁觀光沒落的問題仍再次引起討論。

 屏東墾丁大街老字號小吃店「迪迪小吃」近期宣9月底將停業,業者表示,因為健康因素想休息一、兩年。但「3大名店」在近2年就倒了2家,也讓墾丁觀光衰退問題再掀討論。

《三立新聞網》報導,屏東墾丁大街老字號小吃店「迪迪小吃」近期貼出停業公告,寫著「9月30日為最後營業日,謝謝!後會有期!」主打南洋菜的迪迪小吃開店已24年,不只深受當地人喜愛,也是很多外地遊客必訪之處,包括蝦醬炒飯、特製炸雞、媽媽乾炒河粉、泰式酸辣魚都是招牌菜。迪迪小吃原本開在墾丁大街,後來從大街上搬到小巷內,但饕客不減,全盛時期,沒有先電話預約幾乎吃不到。

《自由時報》報導,對於停業公告,業者回應,因為身體健康狀況不堪負荷,大環境只是因素之一,「決定選在適當的時間休息」,預計休息一、兩年時間,除了「維修」身體也持續研發菜色,「未來一定會再回墾丁。」

雖然業者強調,收攤是因為健康因素,但是墾丁幾家有名的老店一一收攤,也讓墾丁觀光衰退的議題再度引發討論。

根據墾管處統計,2017年墾丁遊客人次427萬,跟高峰期2014年的837萬人次相比等於砍半,今年上半年根據年同期比起來,也少了45萬人。為了挽救墾丁觀光,觀光局也相繼推出「振興南灣補助方案」、推出「大鵬灣永續觀光發展平台專案」等。

外國人最愛景點還是墾丁,卻敗在交通不便

過去,不少人將問題歸因於民進黨上任後,中國遊客減少。但《聯合報》7月報導,根據觀光局調查報告,去年外國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10大景點,墾丁國家公園躍居第1,贏過日月潭、太魯閣、九份等。

外國旅客的喜愛率雖最高,墾丁相對到訪人次卻很低,學者認為原因出在交通不便。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認為,對外國人而言,除非從南部進來台灣,才較有機會到墾丁旅遊。建議墾丁除解決交通問題,還要讓周邊觀光配套符合國際水準,例如加強交通雙語標示,從桃園或高雄機場一路到墾丁時,避免讓國外旅客難搭車。

台灣旅客少三成,主因還是墾丁沒特色

除了國外遊客因為中客減少、交通不便,無法為墾丁帶來時之收益外,台灣遊客也有所減少。《遠見雜誌》報導,恆春鎮代會主席周志仲觀察,2017年的台灣客比起2016年,少了三成。屏東縣警方的車潮統計,2017年音樂祭南下的車潮,就比2016年減少約1/3。

《風傳媒》報導,墾丁觀光飯店業者分析,台灣人不再喜歡墾丁,主要原因還是廉價航空衝擊國內旅遊,國人出國價格大減。

根據《遠見雜誌》,墾丁觀光業沒落的原因,主要是旅遊品質低劣,墾丁觀光人潮曾在2015年達到800萬人次,墾管處處長劉培東就認為,800萬人次已超過墾丁的乘載量。屏東縣府觀光傳播處處長黃建嘉也表示,墾丁因為保育的議題,很多地方都不開放,加上大型活動都辦在旺季,人潮無法平均分攤,擠在幾個較知名的景點,品質當然差。

此外,墾丁大街店面、攤販租金高,也讓攤販無力提升品質,墾丁大街攤販的平均租金約在2萬~3萬,最精華地段甚至飆升至5萬元以上。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理事長林定國分析,這種價位的租金,以台北寧夏夜市來說是正常行情,但墾丁有淡旺季,攤商淡季要撐,不是生意量要做大,就是賣貴。

劉喜臨也提醒,墾丁大街「天價滷味」、「強租陽傘」等事件發生後,讓消費者信心大減。建議當地業者應該聯合抵制不良的業者,政府也應該發揮公權力取締,讓市場回歸合理,才能找回旅客對墾丁的信心。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

本圖/文由「關鍵評論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老店「迪迪小吃」因業者身體不適停業,墾丁觀光衰退再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