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爆粗口是很多人發泄情緒的常用方式,「草泥馬」、「我去年買了個表」、「操」,這類粗口並不少見。雖然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這些粗口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如果家中有小朋友,家長還是應該克制,不要在孩子面前粗口連篇。其中原因,並不是出於教養問題,而是出於語言對思考能力的影響。

粗口對思維的負面影響,首先體現在降低我們的表達能力上。我們回想生活中的場景,不難發現,一個粗口詞語,可以概括很多東西,幾乎能覆蓋我們與人交流中的方方面面。打個比方,同事做了件你很不喜歡的事情,你和別人吐槽,如果對同事的第一個評論是「這個人太扯淡了」,那麼後面你對同事更細化的描述中,「扯淡」這個詞就會重複出現很多次,用來描述這個人的行為、說明事情的前因後果、表達你的情感。而具體的,他怎麼讓你不爽,是小氣,還是霸道?是不靠譜,還是投機取巧?這些細化的描述就像突然間從腦袋裡逃竄了一樣,怎麼都想不起來。

boy-2844558__340

所以,總結來說,當我們的語言越是粗糙和模糊時,我們的腦子幾乎不會太複雜。尤其是,粗糙的語言會讓人產生慣性依賴,因為「扯淡」這兩個字,就足以描述這個大千世界中一切讓人不愉快的事物和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我們長期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我們思考和感受世界的方式也會變得簡單粗暴。

如果某個人口才好,這不僅僅代表他「上下嘴皮一碰」的功夫好,更重要的是,他控制嘴巴的腦子好。表達能力強的背後,是這個人所擁有的良好語言功底,他能用複雜的語言進行複雜的思考。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會碰到這種場景:身邊的人對某個事物說了一個很厲害的言論,你內心一陣,發現自己之前也想到過,但礙於自己表達能力有限,沒有說出來。可能想到這裡,你的內心還有些小竊喜,發現自己思考能力並不弱。但殘酷的事實是,你沒有說出來,這並不只是簡單的表達能力的問題,而是你的腦子對這個事物並沒有想清楚。能說「漂亮的話」,必然是在腦海裡已經對這個事物有了清晰明瞭的看法,這就好比「胸有成竹」能畫出令人誇讚的竹子,首先在心裡就要有這棵竹子的完整形象。

對家長來說,教導孩子「會說話」、「說好話」,並不只是為了孩子能有教養,被人喜愛,更深層的意義是,讓孩子在說話的過程中,鍛鍊對事物的深度理解力、感知力和分析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健全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