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莊堯亭 綜合報導

難民已經連續好幾年成為嚴重的國際議題,至今仍為有解決方案。

2016年,世界各地有許多國家仍深陷戰亂。

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百姓,過著每天躲避烽火的日子,那些被迫逃離家園的人,花了重金讓自己於海上載浮載沉,帶著微小的希望,等待遠渡惡海抵達平靜之地的日子。蘇丹、南蘇丹和奈及利亞,也從未從戰火中「脫身」,和平條約簽了又反悔,人民在極端氣候造成的饑荒中苟延殘喘。

讓我們回顧2016年的難民新聞,透過媒體的力量試圖感受其千分之一的痛苦,並發現其中仍有上帝恩典的手,在最黑暗的角落點亮一盞不滅的燈火。
當歐盟極力遏阻難民潮、列國嚴格控管邊境 教宗卻親赴希臘 接回12名穆斯林難民
教宗方濟各4月17日自希臘返回羅馬時,帶著3個敘利亞家庭、共12位難民與他一起回「家」。教宗日前探訪歐洲難民營最前線-希臘的「莫瑞亞難民收容營」(Moria camp),逾3,000位難民一見到教宗,便在其腳前嗚咽哭泣,或親吻他的手,懇求他動用更多力量幫助他們。

莫瑞亞收容營位在希臘愛情海島嶼(Aegean island)的列斯伏斯島(Lesbos)上,教宗一到,大人、小孩再也忍不住落下眼淚。因為歐盟前陣子的決定-阻斷難民從希臘逃往歐洲的海上路線,讓他們現將面臨被遣返至土耳其(Turkey)的命運。

這些難民多在歐盟宣布決定前,就已來到列斯伏斯島。然而,他們為到此地所做的一切努力,似乎瞬間將化為泡影。歐盟不對身處中東戰亂的國家伸出援手,其邊境管制又越來越嚴。原本冀望在歐洲展開新生活的期待,已幻滅。

由於恐怖份子很可能在假扮難民藏身,教宗在希臘當地短暫停留5個小時後,帶著12名敘利亞的穆斯林難民,一起搭機返回羅馬。…(詳全文1)

感謝神! 超過80位穆斯林難民 德國漢堡市公園受洗
5月5日,德國漢堡市公園(Hamburg city park)舉行相當感人的受洗儀式。超過80名來自伊朗和阿富汗的難民,選擇受洗、歸入主的名下,並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的信仰。80多位預備受洗的民眾穿著白袍,在漢堡市公園大聲唱詩、舉手敬拜。他們因著戰亂逃離家鄉,來到陌生的歐洲城市,面對重重挑戰,生活一點也不容易。因此,他們決定拋開過去的包袱,選擇充滿自由、釋放和愛的信仰。…(詳全文2)

哀慟! 聯合國召開首屆難民高峰會之時 希臘難民營大火、義大利海上救援破萬人
8月29日,義大利海巡隊隊員在1天之內出動40次救援行動,於地中海救起6,500位難民。這並非單一或偶然的事件,光在8月28日到31日,義大利海巡隊隊員於利比亞(Lybia)外海,共計救起1萬3,000多人。

許多人口販子趁著天氣較平緩的夏日,將渴切逃離戰亂的難民「塞進」脆弱的橡皮艇,而橡皮艇不只質劣,更可能重複使用多次,在瞬息萬變的大海中,發生任何事故,幾乎只有傾覆的可能。

義大利海巡隊隊員救起的難民,多半來自索馬利亞(Somalia)和厄利垂亞(Eritrea),據中東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從2014年到現在,已有超過40萬人為躲避戰亂,橫渡地中海至義大利。

本月19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首屆「聯合國難民與移民高峰會」(Summit for Refugees and Migrants),多國領袖齊聚,回應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移民和難民危機。

諷刺的是會議開始不到幾個小時,希臘東部的列斯伏斯島(Lesbos),傳出最大難民營-莫瑞亞收容營(Moria camp)發生大火的消息,營內160多個房舍、帳蓬被毀,約3成設備損壞,4,000多人緊急撤離…只是,他們還能去哪裡?看似遠離戰亂,卻到了另一個沒有出口的地獄。…(詳全文3)

無情烽火蹂躪蘇丹》 1名宣教士照顧50萬人 居民:「對我們來說,他就像耶穌。」
烽火連天的蘇丹,慘況鮮少為外人所知。當地美籍傳教士-傅立耶,10多年來未曾離開蘇丹,甚至娶努拔女子為妻。他花錢聘請勇敢的努拔人拍攝蘇丹戰火,將殘酷的畫面公諸於世。「一看到飛機就要躲進坑裡。」儘管是努拔人都知道的事,這卻沒有避免一個家庭在爆炸中失去幾名孩子…

儘管有避彈坑,當炸彈落在4個孩子身上時,他們根本來不及跑。1個當場被燒死,另外3個則是花4個多小時才送到附近唯一一家醫院-聖母醫院(Mother of Mercy Hospital),湯姆‧凱特納(Tom Catena)的醫院。大家都叫他「湯姆醫生」,他是50萬居民裡唯一的外科醫生;他想救回這些孩子,但醫療資源匱乏-破傷風阻止不了,唯一撐下來的孩子,也趕不走一直在傷口產卵的蒼蠅。

沒有人會想去蘇丹或南蘇丹,既無法憑藉一己之力阻止內戰,傷病的人又多難以計數。然而,卻不斷有像湯姆醫生一樣的人,除付諸行動,也相信透過呼籲運送物資、譴責帶頭者的惡行和禱告。因此「和平」不會一直那麼遠。湯姆醫生一直戴著手環,上面刻著「3:30」,這是出自約翰福音第3章30節-「祂必興旺,我必衰微。」對此,他說,「上帝是神,我們要謙卑。」

居民:「對我們來說,他就像耶穌。」…(詳全文4)

在蘇丹傳教的美籍傳教士傅立耶。

3萬難民因信仰團結 「堅定倚靠耶穌」是伊拉克「卡蘭勒斯教區」的唯一武器
伊拉克卡蘭勒斯(Karamles)的整個社區儼然已成為一個「教區」,流離失所的近3萬居民圍繞著組合屋所建造的教堂,和睦同居,充滿信、望、愛的氛圍!

當殘暴的伊斯蘭國(IS)肆虐伊拉克各地村落,飛彈幾乎摧毀房舍時,馬丁和基督教會會友也被迫逃離溫暖的家園,現在成為伊拉克摩蘇爾(Mosul)地區全球基督教救援組織「敞開大門」(Open Doors)的牧者之一,留在當地幫助無家可歸、遭遇患難的許多家庭。

根據外媒報導,除了馬丁這位無家可歸的伊拉克人之外,「敞開大門」在中東也裝備許多教會領袖,共同站出來援助這些被奴役的家庭。「這持續不斷的悲慘情境更加堅定了我的呼召,此時此刻,我需要留在這裡,供應慈善物資和盼望,以餵養我的同胞。」馬丁本來可以選擇和家人一起移民到海外生活,卻決定留來,成為更多人的幫助。…(詳全文5)

曾獨自定居約旦 以人道新聞精神聽見敘利亞難民心聲 蘇奕安:原來他們比我堅強
「我根本不了解中東百姓的生活到底長什麼樣子?特別是『難民』。」

曾以人道關懷新聞精神,隻身前往約旦首都安曼定居2年多,且以自由記者身分,走訪以色列、巴勒斯坦、加薩、伊拉克等地,更曾以約旦、黎巴嫩等國家的敘利亞難民報導,拿下聯合國記者協會2014年的「伊莉莎白紐弗紀念金獎」(Elizabeth Neuffer Memorial Award)。

她是蘇奕安(Alice Su),年僅25歲,卻是一名隻身致力扮演中東與東亞文化橋樑、不平凡的女子。蘇奕安分享曾採訪過、一名十年前來到約旦開設醫療中心的敘利亞商人的故事。

她問他:「你覺得敘利亞難民最大的需要是什麼?」
他回答:「我們最大的需求就是-『工作』,可以讓我們生存下去。」

原來,這些難民需要的不是食物,而是重新站起來的機會與勇氣。因為許多接收難民的國家仍有許多不能合法工作的限制,使得他們難以生存。…(詳全文6)

千呼萬喚! 聯合國擬籌逾5億美元 援助安置奈及利亞和中非共和國難民
聯合國難民及其夥伴現在公開呼籲、擬籌募逾5億美元基金,以援助成千上萬逃離奈及利亞和中非共和國的難民,供應其生活所需,該基金也將挹注協助收容難民的機構。當所有人都關注敘利亞難民時,非洲最大人道災難-奈及利亞及中非共和國遭受的人道災難以乎也被遺忘。

據聯合國指出,中非共和國持續的動盪與暴力迫使近50萬人跨境逃亡。而世界守望監測組織資料更顯示,過去6年來,單單非洲奈及利亞受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蹂躝,已導致逾2.5萬人喪生,且自2013年5月至今,已有逾250萬人流離失所,這數字是今年迄今,抵達歐洲地區移民和難民人數的4倍。

這些非洲難民只能依賴好心的家族與親友度日,或擠在難民收容所,卻罕有國際幫助;反觀敘利亞難民可透過國際志工大軍幫助,前往心中首選的國家。不過,現在聯合國難民署終於聽到、回應非洲難民的呼聲。…(詳全文7)

內戰移民潮的背後 中東基督徒蜂擁出走 恐重創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
氣,掀起一波波離家浪潮。光看敘利亞(Syria),已有多達1,100萬人遠走他鄉,拋下原本光鮮亮麗的職業,勇渡惡海,奢望以難民身分敲開歐洲列國的大門。

也因此,中東國家-特別是敘利亞與伊拉克(Iraq)的社會結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改變。蜂擁竄離家鄉的中東人民,當中基督徒比例相當大,這將對當地帶來什麼影響?

該報告指出,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基督徒從過去到現在,不管在教育、文化、藝術、外交事務、政治、經濟、人道救援或宗教事務等領域上,一直是社會的尖端分子。2011年前,敘利亞的基督徒佔2,200萬人口的8~10%,而現在其中的近40~50%已經離開。此外,伊拉克在2003年統計約有150萬基督徒,目前僅剩20~50萬。

「儘管基督教在中東的歷史可溯源至2000多年前,但現今教會卻要夾縫求生,基督徒則不斷被邊緣化。」該報告指出,並統計全球有3,000-3,500萬的基督徒來自中東教會的家庭,現今留在中東的基督徒卻只剩1,500萬人。…(詳全文8)

本圖/文由「基督教今日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永無休止的戰爭! 2016未解的難民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