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國禎、劉光瑩

台灣人愛吃魚,每人每年能吃下 35 公斤的海鮮,高出全球平均一倍,但台灣人對於端上桌的海鮮,卻一無所知。台灣近海資源幾近枯竭,如今市面上標榜「現流」、「本地水產」,可能都是場騙局。過去10年,台灣人吃下肚的海鮮,高達7成都是「舶來品」,其中從中國進口或走私的養殖魚,佔最大宗。不懂魚的故事,就難以避免吃下肚的危機。此時,你我都必須響應慢捕、慢食的「慢魚運動」。

凌晨1點半,當夜幕低垂、萬籟俱寂,橘黃色的燈光照亮了基隆崁仔頂魚市場。

魚販叫賣聲此起彼落、人群愈聚愈多,燈火下卻有另一種聲音,「在日本,這新鮮的竹筴魚可以切成生魚片,成為美味的料理,在台灣則非常便宜,甚至直接運到工廠打成飼料,」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黃之暘帶著一群大學生,一攤挨一攤上起了課來。

魚販親切招呼,「教授,你又來了」、「每次都帶不一樣的人」,深夜海鮮課堂在有百年歷史的崁仔頂上課,已經進入了第五年了。

為什麼會在大半夜上課?

大部份人對水產品的認識都是在餐桌上,早已經被煮好了,卻不知道海鮮前段的旅程是如何,原因在於從產地到餐桌上的路途拉太遠了,大家不僅無感,還有很多迷思,這讓黃之暘起了開課的念頭。

他說,台灣人對海鮮最大的迷思就是魩仔魚可以補充鈣質,應該多吃,其實很多食物裡面也都有含鈣質,但這些魚苗其實是海裡很多小魚的食物,如果把這些魚苗都吃光了,小魚就沒有食物,連帶大魚的食物也會變少。

走進崁仔頂

深夜的海鮮課 教會你每一條魚的故事

「我們對每一個食物的決定,都關係到海洋的永續,」黃之暘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每個學生看到餐桌上的魚或海鮮,都可以講出它背後的故事。

近年來,台灣海洋資源愈來愈少,但諷刺的是,現在台灣漁港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魚,是被丟棄或直接作為飼料。因為這些魚的大小達不到市場標準,或因消費者不熟悉這些魚種,購買意願不高。漁民知道賣不出去,就會直接當下雜魚賣給飼料業者。

「只有每個人都知道每條魚的故事,我們的漁業資源才有救, 」黃之暘說。

不僅基隆深夜有海鮮課堂,學吃魚、說魚的故事,在國際上已成為潮流,稱為「慢魚運動」(Slow Fish)。

慢魚開始於2003年的義大利熱那亞(Genova),義大利生物多樣性慢食基金會與漁民組織開始了一場名為慢魚的運動,如今已擴散到歐洲其他國家,包括北非、美國、加拿大到加勒比海。

什麼叫慢魚?《天下》越洋採訪義大利生物多樣性慢食基金會議題專案經理馬蘭戈尼(Marco Marangoni)。馬蘭戈尼說,慢魚不是要人禁止捕魚,而是要縮短消費者與漁民之間的距離,讓更多人知道魚是從哪裡來的、怎麼被捕撈上來的、漁夫是怎樣的人、海洋的環境如何,又該如何去食用海鮮。…(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16期 )

【延伸閱讀】
中國漁船與烏魚子悲歌
邁向知識經濟 台灣需要哪種勞基法?
新班表出爐!「一例一休」大作戰
喝水有什麼好玩?Gululu 水壺有玄機
在天空種樹,你家就是森林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