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震岩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

第一次聽到頂新國際,是在1992年第一次赴中國大陸訪台商時,聽到頂新成功的故事,頂新原本在中國賣「頂好清香油」,還找來那時演出「星星知我心」的吳靜嫻來拍廣告片,但頂好清香油並不成功,而是改做「康師傅」泡麵後一炮而紅,這是第一次知道頂新與康師傅的名號。這二十幾年間,還有三次赴天津參訪頂新總部的經驗,頂新也多給予熱情的安排。頂新是台商從小蝦米變成大鯨魚的成功故事,當台商面對大陸投資環境變遷而期盼台商積極進行升級轉型之際,頂新一直以來即是成功經營大陸內銷市場的典範,其在大陸的市佔率超過統一企業。在多角化經營部分,頂新跨入餐飲業,經營「德客士」速食,其採鄉村包圍城市策略,其家數已超過麥當勞,更逼近家數最多的肯德基。在超商的經營上,台灣人皆知道7-11較全家的家數多出許多,但全家的股價卻超過7-11,這乃因全家在大陸的家數是多於7-11的,而全家是頂新的關係企業。頂新更是台商回台投資的經典案例,其原先入主味全後的績效並不佳,但後來在台灣市場卻能扭轉局勢與統一分庭抗禮。

頂新國際種種成功的故事,總是商學院津津討論及最想參訪的台商企業,堪稱「台商之光」,也是令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台商典範。但沒想到接連幾次出包,發現其毒害台灣這麼多年,回台投資竟沒有帶錢回來,竟是大玩財務操作,炒高台灣的地產,毒害台灣人的身體,更傷了台灣人的心,害了台灣食品王國的信譽。頂新是做清香油起家的,在大陸一開始也是做清香油的,對食品業老闆而言,原料的採購是其最重要的決策事項,故「充哥」說他不知情,真是滑天下之譏,把台灣人當作是白癡,台灣人不但應徹底「滅頂」,中國大陸也不應只有民間自發的滅頂行動,而是大陸官方也應採適當的行動,而不是成為頂新的保護傘,商學院也應在「企業倫理」課程,讓學生認識一個台灣的小企業如何奮鬥不懈的成為「台商之光」,而又如何因為黑心而淪為「台商之恥」的深切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