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李幸

女兒有半個月的時間陪遊,遂決定往華盛頓、紐約、波士頓三城。此三城,可謂老美的“政商學三都”,其名聲,地球人都知道。且集中在美國東部偏北,各城相距只有幾百公里。

從交通便利考慮,從溫哥華直飛,先到紐約。一周後乘大巴到波士頓,300多公里,四、五個小時,比較輕鬆。

到波士頓,自然是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先查地圖,明白當住劍橋(Cambridge),兩所大學所在小城。所選住處,出門百餘步,左手轉去是麻省理工,行10分鐘;右手轉去是哈佛,走20分鐘。

所謂劍橋,不是徐志摩再別的那個康橋,因為“1636年,哈佛大學的前身、北美洲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哈佛學院在這裡創辦。人們希望此鎮能成為跟英國劍橋一樣的大學城,1638年,將它改名為‘劍橋’。該鎮於1846年升格為劍橋市。” “至2006年,世界上共有780人獲諾貝爾獎;由於這兩所名校位於此小鎮,劍橋市號稱培養了780人中的130位諾貝爾獎得主。”

於我而言,最動人的是當年有位牧師捐了幾百本書和一些錢,據說占其一半資產,從此學校即以其名而命了。

做好事當趁早,教育是好事。

(左上角哈佛,右下角MIT-麻省理工)

(劍橋市在波士頓市西北)

劍橋市面積18.47平方公里,跟我所居的廣州大學城一樣大小。哈佛和麻省理工兩校,在該市占地只有幾平方公里,大部分地方是與學校沒有直接關係的居民(當然少不了生意服務關係)。大陸的北大清華,在北京海澱區,也是當年地盤。如果現在,拆遷沒商量。

劍橋市與波士頓市隔著一條河,兩市沒有隸屬關係,分別自治。“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美國每十年做一次統計),劍橋市現有101,355的居民。劍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30年,最早在波士頓地區定居的英國清教徒在此建立的‘紐敦鎮’(Newtowne)。”

10萬多點兒人口,不知有沒有算上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在校生(大約3萬多)?住在劍橋,與廣州大學城有同感,就是清淨。不同的是居處門前私家車多些,儘管還在暑假裡。寒暑假,廣州大學城有點鬼城的樣子。中國大陸學做大學城,往往清一色的學校,沒有多少居民,也不考慮教師生活。大部分教師住廣州城裡,大學城裡的常住居民是拆遷保留下來的幾個村,估計幾千人吧。

居所是一雙聯別墅,所居這半邊據說分4個部分出租,每個部分每天150美金,共用廚房,免費自助早餐。住的那幾日,早餐時都有別的客人,估計生意不會差,因為來此訪學及旅遊的人不會少。房東多年前從臺灣來,做家務的則來自上海。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不會開車,只講中文。在網站上打理的是房東女兒。

住紐約時,白人房東只會講英語,且僅禮節性拜訪一次房客。這裡則從早到晚有人守在客廳,多為那位房東,有時是她女兒,都一再交代煮食需小心,有螞蟻。

逛逛小街,養養精神,準備著正兒八經去玩兩所世界名校。

(租住處。小鎮上都是類似的房子)

(住處附近的小街,北美小鎮都差不多)

(這家餐館打出1919年號,大概街上老建築都沒了)

(市政廳的一座樓是哈佛的老房子,1871,在去往大學的路上)

註:引語出自維基百科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