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兒(中華迦拿婚姻成長協會副理事長) Photo Credit: Antrania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創世記二章18節:「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大學一畢業,剛上班沒幾天,大約有一整週的晚上,我在租屋處打電話給每一個電話簿上的朋友,幾百個名字:竟然會打到好像沒人可打。更驚訝的是:即使通了,聊上幾句或半小時,放下電話,我的內心仍然孤寂!

再往前追溯,大一註冊完、未開學前的幾天,我在淡水潮濕的紅磚老房裡,曾把自己關閉起來近乎五天,只吃些泡麵,躺著發呆,突然對生命的意義、從何來、往哪去?充滿了困惑與恐慌!當時根本無人知道我這樣憂鬱、閉鎖自己,幸好哭過幾次後,在一個晚霞滿天的傍晚,決定不再鑽牛角尖,才無端無由地好起來了!

獨居浪潮席捲台灣而來

「一個人住的效應發酵!全球吹起獨居風,樂單一族正崛起!」去年遠見雜誌三月號,做了這樣的專題報導,宣告在全球各地,獨居者愈來愈多了,慢慢形成一股無法忽視的「獨居浪潮」。

而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調查,全球獨居人口從1996年1.3億,到2006年正式突破2億人,十年內增加了三分之一。

獨居最盛的地區在歐美國家,比率最高的瑞典,全國有多達47%的獨居戶,首都斯德哥爾摩還被封為「全球獨居首府」,近六成住宅都只有一個人;其他如北歐各國、英國、法國、日本等,都有30%以上的獨居比率。

從國際看台灣,檢視生育、婚姻、家戶等統計資訊,不難發現,台灣正邁向獨居的全球洪流。首先,台灣不婚不生的現象已經不是新聞,還一度跟德國並列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國家,而翻閱主計處最新資料,2010年台灣一人戶近163萬戶,10年內成長快1/6,目前占全台家戶數22%。或許不用幾年,獨居戶就會成為台灣家庭結構的最大主流。

離群索居為何不好?

一、人不完全!(那人有需要/那人…不好)
人不是神,當然不完全。因此,無法、也不宜獨居!所以,活著的方式很重要。

人的一生,簡言之,就是「獨身」或「結婚」兩種方式的選擇。但嚴格來講,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可以獨自活著的。因為,我們都需要他人乃至環境的幫助,最基本的便是來自上帝已安排好的這一切的供應!(從無到有、從有到有)

可是人太有限了,往往以為什麼都不用靠別人的這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恐怕正是今人受苦的主因!並逐步趨向孤單、孤寂、疏離、棄絕…!

獨居、孤單、孤獨

二、「獨居」為何不好?(那人的問題/…獨居不好)
「獨居」的希伯來文Iebad譯作「單獨」,有分離甚至疏離的意味,更有「不完整」的意思,意即:單獨的人是不完整的!自古至今,猶太人都認為「孤單一人過日子算不得真正的生活」!所以他們很重視家庭生活(中國人其實也是,不過,我們的家族問題很多)。

以下有三個概念需要先釐清:

獨居。是生活狀態,獨居的問題是長期下來,人靈魂裡的需要無法被滿足,因而引發孤單感!

孤單是一種反應,反應對了,會去尋覓愛與建立關係,很好!反應錯了,卻使自己陷在孤獨裡,乃至無法獨處,或獨處時盡做一些不當的事,人生就混亂了!

孤單。孤單常被視為是人類痛苦最普遍的來源之一,每個人隔一段時期就會被孤單的感覺包圍,並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終身為寂寞所苦。孤單也可以說是:被迫成為獨自一人。痛苦、絕望又不愉快,會吞噬人,緊抓不放使人用盡力氣也難掙脫。

孤獨。人若有自覺,孤單可轉成孤獨,是一種生命的操練,有信仰的目標時,就可學會「獨處、與神約會、親近主」。因此孤獨是:自願離開人群;這樣反而能使人更新、重生,也是種享受;可憑己意起止。

孤單戕害身心靈健康

科學家證實,「孤單」是美國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更是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子!(HDL高密度脂蛋白,是指所謂的健康、好的膽固醇,能保護心臟,但醫學發現「孤單的人通常HDL極低」)。

一項針對日本人移民加州或夏威夷的追蹤調查指出,「社會支援」(與家庭、社區或社會的聯繫)最少的那一群人,得心臟病的機率高出3-5倍。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研究已證實,遺傳之外,早夭或疾病最強力的整體因素是缺乏社會支援!所以簡言之,孤單不僅戕害我們的身體、情感、心靈,且確實會致人於死!

5個來源讓人類越孤單
然而,人類容易孤單的原因越來越複雜,這世代大抵有五個來源:

1.社會因素:
科技躍進,時效與便捷至上的風氣,使人少有時間建立深厚、圓滿的關係;環境變動太快也會使人不願與他人建立深厚友誼,以免日後分離時痛苦。都市化雖使人密集群居,鄰里間卻越發害怕打擾,不與陌生人接近,變得退縮、多疑。

加上電視這種現代發明,一方面提供膚淺關係的節目內容,二來更養成人們坐在螢光幕前的觀賞習慣,加速人與人的疏離。

2. 自我因素:人有各種錯誤的心態,也會漸漸導致孤單。

(a) 爭勝:我們將生命看做一場大規模的競賽,成功是勝利者的獎品,競爭是一種生活方式。
(b) 孤傲:以為自己是個強健個體,狂傲無需他人幫助或無神論。
(c) 自私:只管爭取能據為己有的一切。
(d) 自義:為自己權力而爭,苛求世上完全公平,致使他越發失望憤怒。
(e) 害怕:孤單固然痛苦,但對這些人而言,去接近別人引起的不安全感與恐懼,則更叫他痛苦。害怕較常見的有四種,害怕親密、被認識、被拒絕或害怕受傷。

3. 無法溝通:溝通不良可能是許多人際問題中最根本的問題。人若不想或不知當如何坦誠溝通,疏離孤單的感覺就會持續下去,即使置身眾人中亦然。

4. 情境因素:有些人因察覺自己所處的情境特殊而感到孤單。

最容易感覺孤單的,包括單身人士、喪偶者以及老年人,他們生活孤獨,易被悲哀情緒籠罩。最後是所謂「高處不勝寒」的領導者,有時也覺孤單,他們或走在人群前,或被排斥在人群外。

5. 靈性因素:神為自己的緣故創造人類,但祂對我們十分尊重,甚至容許我們反叛。人類確實這樣做了,自此以後我們的心就不得安寧,因為我們將自己與神隔絕。

許許多多的心靈孤單者不願向神認罪,卻一味沈溺在藥物、新奇經驗、工作、運動或其他的活動中,但總無法揮去內心的不安。孤單(尤其是生存的孤單)來自我們不曾察覺或承認的罪、來自罪惡感、對神的反叛,或者有時輕忽神對我們的關心及生命的要求。

總之,處於孤單的景況過久,就可能導致人走向絕望,酗酒與嗑藥、暴力,甚至想自殺。

面對婚姻中的孤寂感

三、人需要被幫助!(那人的需要 /「需要一個配偶「幫助」他使他們趨近「完全」)
人在婚姻家庭裡,可以享有愛與被愛的完整人生,近似上帝的沒有缺乏。然而,近一世紀,因著離婚率增高,單親、失親與喪失功能的家庭越來越普遍,使得人們落入孤單、疏離的現象更加嚴重,甚至連一般正常的婚姻生活,也有了這種「無法親密」的危機!

你們可以同床共枕、同桌吃飯、一起看電視、共用一個銀行帳戶,並同時身為父母,卻仍然感到孤單!你們做愛,卻沒有愛?你們有講話,卻沒有溝通?你們一起生活,卻沒有分享生命?

婚姻中的孤寂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悄然不察中漸漸發生!《永續親密》的作者丹尼斯.雷尼指出它其實有八個表徵:(1) 禁止進入 (2) 滴答鐘聲 (3) 日程塞滿 (4) 上鎖的門 (5) 陰影包袱 (6) 電視配餐 (7) 逆向行駛 (8) 缺乏藍圖。

史丹佛大學心理系辛巴度博士則說:「我還沒看過比孤單,更厲害的殺人兇手!」婚姻是人類最親密的關係,孤單,卻大量肆虐!簡言之,撒但正猛攻上帝創造的根源:「那人孤單不好!」

孤單解決之道3步驟

因此,孤單的解決之道需有三個步驟:
1. 承認問題:當人們感覺孤單,探索此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得承認孤單的感覺,並且明白,要針對問題有所解決,過程痛苦是難免的。

2. 探究原因:唯有確實找到原因,方能治本,而不只是減輕表面症狀而已。但這過程會發現,有些是不能改變的,有些可以,就從可以著手的地方開始調整。

3. 尋求方法:更新思想、調整作息、多與人接觸,增加改變的力量,需多管齊下。這當中,若能有信仰指引你找到生命的目的與意義,絕對是大有幫助的!因為在惡劣的環境下,若能相信神的保守及權能,持守對神的信心,常是熬過難關最需要的力量。

而認知聖經裡一再強調的幾個真理,對人脫離軟弱與孤單,尤其大有幫助,比如:在神的眼裏,每個人都是神所喜愛的(約翰福音三章16節);每一種罪都能被赦免(約翰壹書一章9節);祂喜歡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約翰福音十六章14節、箴言十八章24節),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與恩賜,也都各有軟弱…這些認知對孤單軟弱的人而言,每一點都很要緊!

其次是趁此低谷時期,親友應陪伴孤單的人認識他的能力、優點、天賦恩賜及弱點,這一點也很重要。有些人終其一生都認為自己是難看的、無能的、遭人嫌惡的…,如此自卑、缺乏信心,自然無法面對或處理各種狀況。

同時要適時鼓勵、幫助他們跨出步伐與人接觸,甚至需要教導正確的人際互動的技巧。而夫妻理當是最好的朋友!婚姻的困難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人際問題!孤單的前兆常是親友逐漸流失,因此在婚姻關係裡很需要有多對夫妻朋友,彼此可以扶持、陪伴、勸勉及努力。

總之,獨居、孤單,已是世紀的重要課題!千萬不可輕忽或任其發展,它也將是教會未來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小心孤單悄然入侵?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