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現代人壓力大,腦袋動得多四肢動得少,因此易出現身心症狀。為了提醒兒童青少年及民眾要養成運動紓壓習慣,活躍身體及心情,許多民間單位如董氏基金會推廣「吸 吐吐-樂跑So Easy」,教兒童青少年如何破除不運動的心理障礙,更認為,「對症下藥」才能破除不運動的三大藉口。
0205-樂跑-董氏基金會
(影像來源:董氏基金會)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賴東明表示,樂動校園推動計畫邁入第七年,超過118所學校響應、參與超過39萬人次,許多同學也提升運動量,例如這次參與的學生人數共13942人,共跑2833168圈,換算平均每人一學期跑了203圈(超過40公里)。

從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發現,「覺得很累」、「沒時間」、「沒有伴」是多數人不運動的三大藉口,建議同學可以把跑步當成在旅行,當身體動、眼睛看的同時,心境也轉換了。尤其現在寒假到了,不用寫寒假作業,更要運動,才能維持身體的動能及好心情。

心煩、更要跑步!運動心理學專家洪聰敏教授說明,跑步運動是一種行為模式的改變,身體由靜態轉而動態,有人可以很快適應、有人卻無法很快適應。他建議針對運動者不同的需求,透過心理建設可以破除對跑步運動產生的不適感。例如透過找同伴、聽音樂、調配跑步的速度、有節奏的呼吸、以及不一直去想自己在跑步,看看四周、想其它的事,就能減少跑步運動時不舒服的感覺。他也提醒,煩悶時去跑步,因為注意力的轉移,情緒可以更快平靜。

陽光型男張睿家也出面分享跑「不」喘的快樂秘訣。他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跑步經驗,是在花蓮拍戲時,清晨沿著海岸線跑步,享受海風吹向自己、陽光照耀以及海浪拍打的聲音,他覺得非常愉快,即便現在工作忙碌、壓力大,只要想起那段記憶,心情就會很好。從小喜歡運動的他曾代表國家參加拔河比賽,當時也有撞牆期,他會做別的運動分散注意力,或是安排個小旅行,讓自己轉換心情重新出發。他表示運動或旅行是自己紓壓秘訣,也鼓勵同學們和他一樣建立屬於自己的紓壓習慣。

台北北區扶輪社社長林振邦表示,每個人都會有不開心、情緒低落、面臨壓力的時候,運動是最天然的快樂維他命,希望大家一起響應,支持董氏基金會推動樂動校園計畫。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