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Photo Credit: OpenClipartVector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你昨天早上十點到十一點中間在做什麼?] 當被問到這問題時,那你有辦法用倒敘的方式從中午講回去嗎? 事實上,你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透露出很多你的資訊。不光只是讓人知道你的日常生活作息而已,聽你講話的人還可以從你的訊息判斷你是不是在說謊。

波特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mouth)應用社會心理學的教授Aldert Vrij花了好幾年的實驗研究最好的方法可以識破謊言。我們問很多讓說謊者很難回答的問題。這招叫作比說謊者更聰明。

Vril幾年前起就不想採用傳統測謊的方法,看著人冷汗直流坐在測謊機前,是個很沒經濟效益的方法。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說謊的人講話時會冒汗、會不敢直視對方、心跳會加快,這是傳統測謊器預設的前提。但是說實話的人被詢問時也會心跳加快跟焦慮,因為他們也會害怕別人不會相信他們說的話。

Vril的方法稱作[認知負荷詢問](cognitive load interviewing)。過程包括問問題、為受試者設定測驗、要求受試者提供更多細節,目的是要受試者的腦袋在提供資訊時裝載過重的負荷,因此說謊的人很容易在提供細節時洩漏出破綻。

[說實話的人比說謊的人能提供更多細節。]Vril說。相反的,說謊的人總是想要講得越少越好。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艾達華(R. Edward Geiselman)的說法,當人說謊時,會刻意正當化他們講的內容,用很多片段未完成的句子,會注意別人的反應。

另外也有些人會刻意再把問題自己描述一遍,然後慢慢地回答,幫自己爭取時間以編個令人信服的故事。一旦他們心中編好故事了,就會很快的把話說完。艾達華教授說,講真話的人不會刻意的在一個句子中加快或放慢自己講話的速度。因此,這個判斷真假話的方法可以幫助警察找真相。

這種[認知訪談](cognitive interview)的策略,就包括要人盡可能地詳細地倒述當天發生的事情,因為認知的負荷量太大,超過人大腦可以負荷的範圍,讓說謊的人不僅大腦要編故事,還要編得合情合理,外表還要表現鎮定不慌亂,這並不容易做到。而且,這還只是策略中的一部分,訪問者還會問出更多讓說謊者意想不到的問題,而且還要求更多的細節。

另一種策略是要受訪者描述一個警方已經可以確認的事件,問他們當時的行蹤,然後在閉路電視上找證據。通常說實話的人會提供較多可被確認的資訊。

Vril的方法已經得到各國警方、軍方或中央情報系統的支持,因為它比傳統測謊機器更可信任。因此,想要說謊的人,以後在面對警察偵詢時,要事前做好更多功課了。

參考資料:
How to know when you’re being lie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