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記者林旻柔】
1031113003_1113
大學學費該不該漲?國內少子化衍生的問題逐漸浮現,首當其衝的就是學校的生存。教育部預計5年內將大學數量從160所減至100所,而許多公私立大學已不堪長期收支不平衡,學費紛紛喊漲。對於一般民眾而言,不但物價、房價上漲,連大學學費都要漲價,民眾的看法如何呢?由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醒吾科技大學民調中心,調查1069位20歲以上之民眾對於大學學費、大學評鑑制度、畢業生英語能力的看法

由該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六成的民眾認為大學學費偏高(太高)、有近九成的民眾不同意公私立大學調漲學費;值得一提的是,同意公立大學調漲學費(27.13%),較同意私立大學調漲學費的比例(14.03%)為高,普遍認為可調漲學費幅度為1~2%。此外,對於綿密的大學評鑑竟有3/4民眾不清楚,而有近半民眾認為大學評鑑制度對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沒有幫助。在英語能力方面,有近六成的民眾認為現在大學畢業生的英語能力不好(很不好),對於改善方法,近三成民眾認為增加英語課程必修學分是最有效的方法,佔比為最高。
2
大學學費調漲的問題,多年來備受爭議,而專家怎麼看呢?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特別訪問了幾位專家學者。醒吾科技大學副校長陳義文表示,大學調整學費的問題,多年來一直被討論,但在漲學費背後的問題,才是真正需要被正視的。難道所有事情只能用漲學費來支持嗎?物價、房價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元凶。並且,大學能否調漲學費,最終還是要教育部審查通過,幾年下來,能漲的幅度很有限。另一個問題是,私立大學、技職專校的學費比國立大學更貴,技職專校就有約40%的學生,需要助學貸款,這樣的經濟壓力,誰受得了?所以政府應要針對問題的根源加以改善,平抑物價、協助企業提高員工薪資。
3
前青輔會主委、現空中大學公共行政系系主任李允傑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可說進入了「悶世代」,因為薪水不漲、物價漲的悶經濟,引起年輕人對於生活只感到相當的「悶」。另一方面,少子化的問題,及多年學費的凍漲,也令許多國內大學的經營遇到了瓶頸。但其實,國內的公私立大學學費,相較於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是相當便宜了,只是民眾卻毫不知情;若民眾知道美、日國家大學學費所佔GDP的比例,民調的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

李允傑表示,建議政府在審查大學學費調漲時,應考慮公平性。因為私立大學學費較高,且學生背景可能較為弱勢,所以私大調漲學費應採更嚴格的審查。此外,他強調,在調漲之前,應讓財務透明、公開化,且必須窮盡開源節流的方法,如此才能爭取社會、家長的認同。他強調,嚴重的貧富不均問題,是因政府的資本利得稅課的不夠重,使得有房產、有錢的人財富累積得更快,因此,政府應加重資本利得稅的課徵,而在補助方面,則要設定排富條款。

在提升英語能力方面,李允傑表示,國內的學生普遍英文程度不佳,尤其害怕英語對話。他建議,大學可以加強開設有外籍人士一起參與的英語課程,收費可以比外面的補習班便宜,這樣不僅學生可以加強英文能力,也不必花更多錢去外面補習了。
4
大學學費調漲,到底合不合理?管科會秘書長、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張玉山表示,根據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人對於公共服務的存在著不信任,大學經營確實不易,在多年來都不漲價的情況下,真的是當家難為。而台灣人習慣用陽春麵的錢,吃五星級的東西,不管是什麼,只要喊漲,民眾一定不同意。但目前國內面臨少子化的危機,學校的經營要走市場化,還是公共化?資金缺口誰要出?民眾要有付出的觀念,而政府、學校則需要與民眾有良好的溝通,在觀念上要轉變才行。
5
醒吾科技大學民調中心主任鍾志明表示,公私立大學長期以來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國立大學總是資源、經費較多,但人民繳稅時,不會因為讀的是公私立學校而有分別。他說,民眾對於鄰近國家學費的高低了解有限,其實我們的學費是偏低的,並且,現在許多學校正變相減學費,利用獎學金吸引學生入學。他建議教育部與民眾多一點溝通;此外,不管大學學費調漲多少,學生畢業後出去薪資一樣還是22k,因此,他建議學校用應該用服務價值來定價。而大學的退場機制,他則認為要制定一套公平的原則,讓公私立學校可以遵循,就算真的要退場,也要知道原因何在。

教育是百年大計,因此各個重要環節皆不可輕忽。建議教育部應審慎處理學費調漲政策,並由各大學自行決定,而學費調漲更應反應在教學品質的提升上;而對於繁瑣綿密的大學評鑑制度,應該檢討改善與強化廣宣,以避免擾民。此外,建議在大學課程中,增加英語學習課程必修學分的比重,以提升大學畢業生的英語能力。政府若能給學校調漲學費的自主性,對於評鑑制度予以簡化、並加強英語必修課程學分,相信不僅能讓校方提振經營效率及教學品質,也能讓學生提升國際競爭力,以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