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oshua
簡報1
阿里巴巴繼前陣子在美國創ipo天價的歷史後,在光棍節(十一月11日)前夕又在美國股市創下掛牌後117美元的新高價,顯示投資人看好「雙十一」銷售長紅,阿里巴巴今年喊出全球化策略,過去雙十一以淘寶、天貓平台為主,今年擴大到旗下天貓國際、淘寶海外、全球速賣通都參與,看看下列幾則相關媒體的報導:

–阿里1111購物狂歡節訂單,2分鐘破10億人民幣

–從2009年27家廠商參與、營業額5000萬人民幣,逐年成長至的2014年2.7萬家網絡店家、600億人民幣左右

–美國Costco在今年10月12日剛進駐天貓國際旗艦店,在雙十一購物狂歡前15天有預售活動,光是kirkland的堅果就賣出8萬盆,換言之,即便Costco在中國沒設點,透過網站就銷售一空。

⋯⋯
其實,如深入研究馬雲阿里巴巴成功模式,即可發現他把知識經濟發揮到極致,透過節日行銷,花了五、六年時間將光棍節炒熱起來,並配合網路大平台來創造電子商務的佳績,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行動電子商務市場擁有86%的市佔率,較去年成長3倍多。

走筆至此,心中感觸良多,台灣的電子商務發展得比大陸早,台灣的專利數在世界也名列前茅,台灣的軟實力比大陸強太多,台灣的民主發展提供創業的絕佳環境,為何現在被大陸遠遠的拋在後面,為何台灣培養不出像馬雲這樣的人才?一連串的為什麼、為什麼?

答案只有簡單的兩因素:大陸的人口紅利以及法規的鬆綁。台灣要迎頭趕上首先需與大陸的十幾億人口連上線,這部分如果服貿能在立院通過即可實現,而法規則端視政府的決心。就目前所得知政府有關「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內容來看,政府在金流方面的開放幅度仍然太小,展現不出政府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的決心,看來只能期待立委諸公去做大幅調整,否則誠如多位專家所言,台灣已成電子商務的末端班,這對常以堅強軟實力自居的我們真是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