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Sarah

亞投行像極了一齣國際版的政經連續劇,高潮迭起,從2014年10開始到現在還在上映中,主角是分屬世界第一、二大經濟體的美、中兩國,配角是幾十個加入的國家,台灣是一個在台下觀望,渴望被邀請,希望能有角色扮演。

亞投行全名是「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是為著加強亞洲國家基礎建設而成立的銀行,資本額1000億美元,中國出資一半,英國是第一國宣布加入的西方國家,接著德、法、義、瑞士、盧森堡等國紛紛相繼表態加入亞投行。

長久以來美國主導世界經濟體系的規則,美國把持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美國掌握16%的股權,它的重大決定要有85%的投票權同意,所以等於美國全然掌控。另外一個「亞洲開發銀行」美日各占15%,兩國聯手主導這個組織,產生許多為人詬病的不公平的待遇,各國早已不滿,但是美國國會自忖是既得利益,阻擾改革。在物極必反的狀況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出來號召組成亞投行,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

剛開始美國當然不樂見其成,所以運用外交管道千方百計地遊說各國攔阻加入,所持的理由認為亞投行無法達到國際標準的管理和透明度,後來美國的說服力之所以破功,乃是因為長期在國際金融組織的霸權作風所導致。更關鍵的是中國表示不以老大自居,有事大家商量,不是靠投票權決定,這個自行放棄鴨霸否決權的友善態度立刻吸引很多國家,紛紛做出決定,各國當然希望與中國在貿易和投資方面藉著亞投行更緊密的互動。

美國在勸阻無效之後來個急轉彎,既然封鎖不了就積極加入亞投行,至少參與其中還可以爭取到影響力和話語權,否則只能眼看著大陸藉著亞投行促使人民幣國際化,削弱美元的國際地位。習近平去年提出的大戰略「一帶一路」,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強化了中國與印度、歐、亞周邊國家的連結,再加上亞投行建立起資金的機制,可以想像國際政經趨勢的板塊向中國位移的趨勢已不可擋,亞投行成立的轉折說明了許多的詭譎多變的國際現勢,那就是形勢比人強,美國這次著實打了敗仗。

面對區域經濟的合縱連橫,我們的服貿、貨貿、TPP、 RECP仍然遙遙無期,各國在權衡利弊得失之餘都可以在敵對或是結盟之間改弦更張,反觀台灣陷在恐中、反中的泥淖中。台灣在國際的空間被限縮,亞投行是政府組織,若是受邀參加這是一個參與國際舞台的機會,在兩岸特殊關係之下,加入的身分和名稱又將是一番考量,重點是台灣尚未受邀。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國內油價為何不能與國際油價同步?
到底哪裡對不起
負數投票不是解決政治問題的重點
財訊回應慈濟:財報無法勾稽
微軟宣布盜版用戶可以免費升級Window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