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圖片來源:Train to Busan 正式版預告 影片截圖

有導演用韓國人拼死買爛國產電鍋來說明台灣為什麼拍不出如現在正夯的韓國驚悚電影「屍速列車」這樣大片之原因,網路上的討論,頂踴躍的。什麼台灣人養小三、炒房地產、甚至連軍公教的退休金都被拿來當原因。

這,很瞎!林導演講說不敢講電影,所以講電鍋,那麼我想,現在韓國人應該是拼死買三星手機來支持他們的產業了,不是嗎?林導演應該是想講「民族性」這玩意兒吧。韓國人相較於台灣人,民族性強、共識度高,是個事實。當我們的孩子可以把慰安婦當成自願的,還要問問日本人委不委屈時,韓國已經得到日本政府的道歉,逼著對方賠償他們的慰安婦了。我們這兒可以忽視歷史,去訂立一個專門針對單一政黨的惡法,人家韓國國國會呢?其國會早於2005年即通過《關於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的國家歸屬特別法律》,為沒收韓奸資產奠定法律基礎。韓奸在韓國,是難以上檯面的身份,但咱們這兒的皇民呢?如果南韓有個節目的主持人,膽敢公開問人家:「你譴責二戰時的日本,有沒有想過我當皇軍爸爸的感受?」那人還能在韓國混下去嗎?這才是差別的根底!

電影,是一個很花錢的行業,要談為什麼韓國電影可以搞出那麼樣的大場面而台灣不行,我倒是不明白跟民族性是不是真有關係。但我肯定,這跟錢有絕對關係。到一般般的拍片現場瞧瞧去,單單人力,怪怪,那得要多少票房才賺得回來?且勘個景,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劇組,就要二、三十個人圍著導演前呼後擁,這薪水真不知一個月是多少?

這樣耗費銀子的產業,能拍啥不能拍啥,第一個相干的就是錢!而這又要切兩段後再合著看。首先是去哪兒找投資人?之後就是市場在哪裡?而前者必然也得瞧瞧後者,要是市場大、票房高,出錢的老闆意願也就強、手筆自然大。這不難理解吧!

如果台灣的電影,能讓愛養小三的老闆賺錢賺到年年換小三,能讓愛炒地皮的老闆賺到全球炒地皮,你覺得他會不願意嗎?他給筆錢,還能掛個製片人,片子火了,他更能到處去走紅地毯,爽翻了這是。但,台灣電影能夠嗎?

沒法兒!沒法正是因為前頭講的,你市場就是說服不了投資人!南韓本土的市場有多大?為什麼韓國整體的影視產業都知道得往外打,拼命地全球推韓流?不就是因為市場。韓國人的民族性強,三不五時會因為在商場上或運動場上以作弊來爭面子、裡子,而與其他國家對幹。但,倒不至於如台灣一般,特定地針對一個市場硬是要噁心人家!你可以想想,南韓要是一天到晚跟大陸當對頭,想盡辦法污衊人家、搞翻對方,那麼十幾億的市場他就得丟了。如此,他電影工業的列車別說失速了,列車要出站都有困難!反觀台灣呢?

再講了,南韓的政經制度,台灣真的喜歡嗎?三星、樂金、現代三家跟韓國政治的關係為何,上網查查或看看書應該不難找著答案。說他們是民主的寡頭政體,雖不中亦不遠以。若非如此,上個世紀80年代的漢城家家戶戶還在燒原子碳呢,短短三十餘年,除了改叫首爾外能搞今天這樣嗎?更重要的是,南韓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幾近破產後,全國確立了發展經濟的共識。即便示威、抗議的那股狠勁未必降低,但那已經不是社會的主流脈動。而政治上,韓國那能包容貪了污的總統?全斗煥和盧泰愚被判重刑,盧武鉉還跳崖自殺。即便沒死遇著特赦,這些總統的懺悔,也做足了樣子。你見過任何韓國人替這些人搖旗吶喊、搞後援會、聲稱他無罪、貪污是為了搞統一基金嗎?你又何曾見過韓國的法律為了這些人轉彎?

那樣的社會,未必是台灣能接受的社會。但人家有共識、有堅持,沒有三不五時就被拿來當包裝紙的虛假政治議題矇傻了。一個社會不能如此,一天到晚喊窮的年輕人也搞不懂真正的現實,那麼哪來資本去養出像樣的娛樂產業?有哪來的市場能讓娛樂產業真正賺錢?

台灣一票人總嘲笑對岸,但你若看看人家的綜藝節目、電影,還能笑下去?至少我笑不出來。一向以台灣這方面軟實力為榮的我們這一代,看到對岸這幾年的相關成績,眼淚真是在憂心中淌落。為什麼拍不出來那樣的電影?別扯電鍋了,根源是這個社會,是這個社會失速往下墜卻毫不自覺!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