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shua
簡報1
在北京APEC開會期間,美中達成擴大資訊科技協定(ITA)共識,台灣初估將有近200項產品受惠,一年可望省下近240億元台幣關稅;但這份利多卻被中韓完成FTA實質談判可能帶來3年超過6000億損失以及可能有90萬人失業的利空所吞噬。

然而就在企業界唱衰之際,似乎又看到一線曙光,一方面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11月12日提及,他不希望看到中韓FTA早於兩岸經濟協議,兩岸如能奮起直追,應該還來得及。另一方面立法院長王金平指出,兩岸貨貿到九月間已談了兩千多項,未來還有四、五千項,包括石化、工具機、面板、紡織及汽車等重要產業,攸關台灣經濟競爭力及產業生存,政府應加緊談判。他更進一步指出,ECFA早收清單中,中國大陸對台灣讓利五百卅九項,台灣也讓利兩百多項;既然服貿協議在立法院還有爭議,國外也多是「先貨貿、後服貿」,因此政府可就貨貿已談妥的2000多項部分先簽署中期收穫清單。

由此可見,兩岸對於貨貿的加速進行都有共識,就看政府如何處理,按王院長的邏輯是服貿先擺一邊,讓貨貿有共識部份先走,多少解決部份燃眉之急;但是由馬英九領軍的行政團隊是否買單就不得而知。其實大家都知道國際上有關經貿談判都是先談「金額大但牽涉的人較少的貨貿」,而後再談「金額小但影響的人較多的服貿」,政府先服貿後貨貿的決定在立法院被大大的打臉,相當難堪,王院長妥協的先簽貨貿中期清單看起來可行性蠻高的,可是府院能否接受這種形同向在野黨認輸的作法,就不得而知,看來只能等到11月29日選後才可能有答案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