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中國最近又有幾個國際大動作,首先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6月29日在北京舉行協定簽字儀式,其中50國已正式簽署。該協定透露,中國認繳總股本30.34%,數額為297.804億美元,為亞投行第一大股東,擁有一票否決權。可以預測接下來他在亞洲的影響力將加大,各國也將加強與中國經貿往來。

(影片來源:EU官網)

雖然如此,中國由於目前還處於開發中國家,為了讓國家發展更健全,現任總理李克強已積極拓展國際產能合作。近期訪歐行程已經有了初步的進展,中歐雙方已經簽訂8項協議。

今年是歐盟與大陸建立正常關係40週年,從歷史角度來看,目前中歐經貿關係是處於歷史最好的時期。歐盟連續11年位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連續12年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2014年中歐雙邊貿易額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歐盟累計在華投資已接近1000億美元,中國在歐盟的投資存量已超過500億美元。中國經濟動能強勢,從2014年起,中國企業對歐投資首次超過歐對華投資,最近國際新聞常可看到中國國際富豪置產海外,讓西方國家看到中國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為了加強與歐洲的經貿發展,李克強提及,希望歐盟對華出口管制放鬆一小點,讓中國從歐進口能增長一大截。他也希望歐方利用出口管制改革契機,調整放寬軍民兩用等產品對華出口限制。他還強調,中歐只要本著互惠互利原則處理好貿易摩擦等問題,就有希望實現2020年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

不過由於中國積極發展國家建設,目前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二○三○年達到頂峰,之後逐年遞減。
對此現像,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在中歐峰會上直接點名中國,他表示,歐盟的減排目標是碳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40%,歐盟非常歡迎中國肩負起責任,承諾相同或類似的減排目標。

對此,李克強在6月30日發表聲明做出回應。中國將致力於未來15年內,以2005年為標準,將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六十%至六十五%,非化石燃料佔主要能源消耗比例也將達到約廿%,森林蓄積量增加四十五億立方公尺。

相對中國積極拓展經貿外交,甚至為了打入國際還明確對碳排放議題做出回應,台灣雖然努力為經濟打拼,但卡在明年總統大選,政治仍無法穩定。近期許多人討論是否接下來政黨輪替會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也擔心對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會產生重大變革,但不論是哪一黨在總統大選獲勝,以當前國際局勢來分析,身為國際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他的13億人口帶來的廣大內需商機,吸引各國積極拓展中國大陸市場,加上接下來將提供亞太地區基礎建設資金,不論未來台灣政治動向為何,都應該保持與中國貿易往來,同時也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的經貿發展。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