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嚴珮華

未來三年是全球企業的創新轉型關鍵期。新科技、線上消費者、產業融合……,變革一波接一波。標竿企業如台積電、鴻海、統一超,都是如何轉型創新?

「不創新,就等死!」(Innovate or die),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的名言,正註解著當下全球企業面臨的迫切危機。

未來三年是全球企業的轉型關鍵期。

創新經濟,是各國政府現在大力推動的政策方向。創新,更是企業在未來能否生存的關鍵。因為過去的成功方式已經不可憑恃。

全球近半數的執行長預期,公司將在未來三年內經歷重大新轉型;八二%的執行長擔心,未來三年能否繼續獲得客戶青睞。這份由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對全球領先企業一千三百位執行長所做的調查結果,令人吃驚。

「未來三年比過去五十年重要。」七二%全球領先企業執行長下了結論,因為新科技、線上消費者、產業融合,將帶動變革,顛覆商業模式。

例如,幾年之前,超過兩百美元的汽車導航系統(GPS)當紅,隨著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導航機,導航應用程式問世十八個月後,主要GPS製造商的股票市值蒸發了八五%。

全球企業正面臨破壞式創新,那台灣企業呢?

二○○五年五月,《彭博Business-week》以「台灣為什麼重要」(Why Taiwan Matters)為題,分析台灣成為世界科技供應鏈領導角色的原因。

十年輝煌如過眼雲煙。二○一三年五月,《紐約時報》以斗大標題「In Taiwan, Lamenting a Lost Lead」,探討台灣為什麼失去產業主導權並致哀,原因僅四個字:創新不足。

創新不足 滿街都是雞蛋水餃股

安侯企業管理副總經理謝默生直接指出,「面對未來三年關鍵轉型期,台灣上市櫃公司如果不創新、轉型,有可能會先倒下一批。」台灣企業五六%的執行長,憂心未來三年營收,不再只以價格與成本為重,開始重視數位科技、企業轉型與創新。

面對創新,台灣企業已無法逃避、無法偏安、更無法視而不見。「台灣滿街都是雞蛋水餃股,這絕對不是低估,這些公司未來三到五年不知該怎麼辦?」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董事長朱竹元說,台灣企業已面臨「不是變,就是死」。

台灣專注製造,面對新科技浪潮,自動化系統、工業4.0依然是企業主津津樂道的解方,卻仍走回降低成本的老路。謝默生指出,網路發達,台灣企業創新轉型該看「客戶的客戶」(B2B2C),以客戶的需求尋找製造的創新,以客戶的價值鏈為中心,找出新的需求、服務與商業模式。

愈是詭譎多變的環境,愈能考驗出企業主的應變能力。

台灣製造業聞名於世,從北到南,昔日的稻田、蔗田變成了工業區,從一幢幢先進廠房,產出一批批價廉物美新產品;如今,龐大身軀,難以華麗變身,敏銳的台灣企業開始蛻變,學習如何用網路、新科技,推出新技術、新服務及新商業模式,企圖抓住三年銳變關鍵期。…(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09期 )

【延伸閱讀】
三星NOTE7事件後 如何贏回消費者
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
抗菌產品有效?美國證實:錯了
徐譽庭X楊丞琳 為台灣戲劇 尋找下一個花季
東協國家看台灣 新南向4大盲點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