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亭(牧師)

開學了,所有的學子都進入戒備狀態。讀書辛苦嗎?不用說,非常辛苦,自古至今,從十年寒窗到補習熬夜,讀書就沒有輕鬆過。正因如此,不忍的父母只好凡事親為,連讓孩子端一杯水都不捨,更別提洗衣、拖地、幹粗活。遺憾的是,兩代之間戮力合作卻未必能夠打造幸福的未來。

孩子只會讀書欠缺生活能力
人生比的不只是「誰更努力」而是「正確的方式」。筆者目前在聖地牙哥從事全球化教會的服事,目的是鼓勵學子離鄉體驗,並透過幾十年前建立的北美教會來服事這些外來子弟。

兩年下來的經驗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我們接待的多半是大學生,至少也是高中生,生活能力卻相對缺少,不會洗碗,不會切水果就不用說了,有些孩子根本沒有意願,完全不以為意。

前兩天一個接待國內研究生的家庭反應,他們上午忙著孩子出門,就請那位接待的女學生把鍋裡的菜用鍋鏟翻一下,那個女學生呆立當場,只說:「我不會,怕把你的鍋弄壞了……」讓接待家庭大吃一驚。這種例子不勝枚舉,這些很會讀書的孩子幾乎都沒有相對的生活能力。

人生是辛苦的,毫無疑問,但是讓孩子透過讀書來體驗人生的辛苦,到底對他們有多少幫助?近兩年來,筆者在北美輔導的個案有太多長春藤名校優秀的畢業生,他們不快樂,因為自從離開童年以後,就沒有什麼快樂回憶。更重要的是,在重要的人生訓練過程中,他們缺少了生活能力的體驗,他們只負責讀書,然後讀書是苦悶的,雖然當學霸很有成就感,但是一畢業進入真實生活卻只是更加痛苦,所以自殺的例子時有所聞。

本文當然不是論述「讀書無用」,而是提醒父母,要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功課。分數不是人生的全部,成績不會百分百決定未來的成敗。

學生的本分就是好好念書,這是毫無疑問的。在求學階段的好成績可以讓孩子建立自信,這也是正確的。但是底下幾件事還是值得警惕:

1.不能錯誤地認為,只要會讀書,人生就沒有問題了。要讓孩子知道學業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父母更應了解孩子的人際關係以及生活技能如何?
2.成績是評估學習的參考之一,但是分數如果打垮了孩子的自信,值得嗎?
3.永遠第一名的贏家,知不知道怎麼面對「輸」呢?
4.耀眼成績的背後,孩子有真正的快樂嗎?
5.學生能不能用健康心態看待成績優異以及學習不佳的人?

要讓孩子體會生活各樣辛苦
所有的父母都該知道,現在的教育幾乎已經完全商業化了,教育成為一種不折不扣的競爭機制,一種優勝劣敗的生存遊戲,早已違反教育的本質,「快樂學習」更多是口號(尤其高中以後),這是事實。

有人主張早點讓學生適應這種現實,但這絕非聖經的立場。聖經說我們要回轉像小孩,也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生應該有一段快樂時光做基礎,不能只有勢利現實。成人世界應該透過保護下一代來平衡我們失去的童稚,一個沒有「未成年」世界的社會只會嚴重扭曲。

讀書真的很辛苦,這是所有的父母都應該體諒的事,現在的孩子讀書可能比我們當年更辛苦,壓力更大。但是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父母「代替」他們做許多的事,這是短多長空,表面看起來是疼愛他們,其實是害了他們。

孩子需要我們支持他們,了解他們,然後陪伴他們,但是該倒垃圾、該洗碗、該自己切水果、該整理家務,一樣也不能少。讀書只是人生辛苦的一塊而已,他們必須體驗其他的辛苦,然後從中學到樂趣。

其實,辛苦與否的關鍵還是父母,不是教育本身。父母上班也很辛苦,全職媽媽也很辛苦,任何工作都很辛苦,就看我們怎麼面對辛苦。

言談之間一直羨慕豪門生活,想當貴婦的媽媽…

工作之餘一直感慨生不逢時,想當總裁的爸爸…

只會讓孩子覺得讀書好苦,然後…這一生他們都會很苦,不是這樣嗎?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活在愛中》收養不是易路卻是恩典之路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