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剛本

2014年的10月25日,它不只是光復節,它,更是中華青年友好訪問協會成立一週年暨青訪40紀念獻演的大日子。

青訪團,全名「中華民國青年友好訪問團」,自1974年成軍自1999年光榮退役,2000年政權轉移後雖曾於2001年成立專案團赴紐澳巡演訪問,然因各種當時政治情境因素所致,青訪團的文化外交功能最終仍舊走向功成身退的歷史遺憾。

儘管如此,這群當年經過國家五度五關嚴選出來全國各大專院校的人中龍鳳,如今皆是各行各業為鹽為光的國家棟樑。獨到嚴格的紀律訓練,造就青訪人血濃於水的革命情感。這群當年的有志青年,而今幻化為頂天立地的青壯年時,有鑑於國家社會種種的需要,不甘寂寞的他們,再次淬集青訪人團結的精神與力量,於2013年立冬時分成立協會,透過協會平台整合社會各界青訪人的力量,關於文化外交、關於社會關懷、關於文化藝術、關於生命教育……

話說青訪40的紀念獻演,消息一宣佈立刻徵召前後28屆青訪人,不分彼此你我回應協會主辦這場回饋社會的紀念獻演,重披戰袍重現舞台,即或表演者個個皆是不惑天命耳順之年,凍齡風采表演到位恰似當年。

一手創立青訪團的「青訪之母」李鍾桂博士,40年來始終以青訪團這支中華民國最閃亮的文化外交隊伍為榮為傲。即使這支紀律嚴明訓練獨到的團隊而今不復存在,但這些當年的優秀青年如今站在各行各業的舞台上,人人皆是士農工商裡的頂尖翹楚。曾為青訪團藝術總監的知名編舞家蔡麗華老師,紀念獻演當天有感而發地期許:「今日的青訪人,請你們好好地想一想,你們現在能夠為這個國家與社會做些什麼……」,一席話語字句珠璣,再次挑起歷屆青訪人深愛中華民國寶島台灣的一腔熱血。

人的一生中,總要經歷過這麼幾件事,好讓自己每每回想起時,永遠都能夠以自己的當年為榮為傲。我是侯剛本,我是1996年中華民國青年友好訪問團團員;而今不惑之年的我,站立在國家文化藝術高等教育的崗位上盡忠職守。我的一生,永遠以身為青訪人為榮為傲。一旦國家有需要我時……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圖說:青訪40紀念獻演,集結社會各界賢達與海內外青訪人共襄盛舉】


【圖說:歷屆青訪人而今皆為各行各業的社會菁英,接獲青訪40紀念獻演徵召令後,人人放下手邊工作參與演出集訓,舞台魅力表演到位寶刀未老不減當年】


【圖說:我是侯剛本,我是1996年中華民國青年友好訪問團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