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Yang Photo Credit: Nick Ares @Flickr CC BY SA 2.0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2013年綜所稅申報戶共598.9萬戶,按申報所得高低分成二十等分,所得最低5%家庭平均年所得只有4.4萬元,所得最高5%家庭平均年所得達437.3萬元,所得差距飆升至99.39倍,較2012年擴大15.48倍,再創歷史新高。

自由報導,綜所稅申報資料不含分離課稅、免稅所得以及非課稅所得,且許多窮人可能收入低到不用報稅,有錢人則有許多避稅管道或免稅所得,例如炒房、炒股獲利等,因此實際所得差距可能更大。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國內所得分配一直惡化,主要就是因為低薪,經濟成長果實多由所得最高1%、5%的人享受;更糟糕的是,房價飆漲使中產階級以下成為高房價的受害者,相對剝奪感愈來愈重。

若將綜所稅申報戶分成二十等分,2005年所得最高5%與最低5%家庭,所得差距僅55倍,2008年已超過65倍,2009年攀升至75倍,2011年逼近95倍;2012年因軍教恢復課稅稀釋貧富兩極化的效果,所得差距縮小至近84倍,但2013年又擴大至近100倍,凸顯所得差距不斷擴大,證明2012年所得差距改善只是短暫假象。

而根據財政部最新資料,2013年綜所稅申報戶中,所得最高5%擁有全國24.88%的財富,所得較低55%卻僅擁有22.48%,等於所得最高5%的收入比所得較低55%還要多,財富集中情況、貧富不均相當明顯。

胡勝正指出,國內投資環境不好,雖然儲蓄很多,但錢不是流到生產性投資,而是炒作不動產或流向海外投資,由於投資不振,好的工作機會減少,低薪問題無法改善;加上紅色供應鏈崛起,廠商為了因應中國企業挖角,頂尖階層薪水提高,但基層員工薪水不漲,也擴大所得差距。

相關報導:紅色供應鏈發威!台灣5月外銷訂單出現近2年最大減幅

胡勝正認為,改善貧富差距應有短中長期的措施,短期應從稅改著手,但可能會有一些限制,且要考量推出時機,例如近期的房地合一課稅方案,雖讓房價有一點下來,卻適逢國內外經濟趨緩,時機不是很好;至於中長期措施,則應加速經濟轉型,並改善投資環境。

公視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稅制跟教育,不能讓你窮人翻身或劫富濟貧,然後原來的產業,又一直傾向那種高科技、資本密集產業,或者是大部分都是有錢人在做的那些金錢遊戲,那當然你的貧窮差距沒辦法縮小。

相關報導:教育M型化加深!調查:中下家庭子女讀私立大學超過6成

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指出,4.4萬是低收入戶家庭的自己的收入,他如果要算他的家庭真正的收入,還要加上政府給他的補助。

國發會指出,綜合所得稅申報資料僅為課稅所得,不包含免稅所得及分離課稅所得等資料,亦未納入政府社福補助及租稅課徵等移轉收支,用以作為所得差距比較有其限制。

並表示國際間用以衡量及比較所得差距之指標多以「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1與「吉尼係數」2為主,非以課稅所得資料衡量。我國102年「每戶」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為6.08倍,低於日本6.12倍、香港20.70倍及美國9.59倍;「每人」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為4.08倍,低於韓國5.43倍、日本5.13倍、中國大陸9.40倍及英國7.70倍。吉尼係數為0.336,亦低於香港0.521及美國0.3883。

財政部政務次長吳當傑則說,課稅所得基本上它漏掉了一些免稅所得在裡面,漏掉了地下經濟在裡面。它的數據在各國來看,很少用課稅所得,因為它相對來看 是比較不準確的。

財政部重申,貧富差距比較,應該以主計總處的資料為準。只是,主計總處公布的貧富差距,只有將家庭所得,按收入高低分成5等分,樣本不到1.5萬戶,被質疑太過粗糙。

全國1/4財富 在5趴人手中(自由
貧富差距99倍!最窮5%家庭年收4.4萬(自由)
所稅申報戶 平均年所得高低差99倍(公視)

Photo Credit: Nick Ares @Flickr CC BY SA 2.0

本圖/文由「關鍵評論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貧富差距有多大?所得最高的5%人擁有全國近1/4的財富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