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侯剛本】

很喜歡和怡均互動,因為他擁有一份表演藝術家天生獨有高感度的善解人意。有別於很多「靠說話吃飯」的人,這位曲藝說唱家給人的感覺,說起話來既不那麼地咄咄逼人,也不過度客套謙和矯情,那份貼心同理所帶給人難以忘懷的溫暖,恰似春風。

許多人的事業一旦走到「三少四壯」的黃金巔峰期,必定是在追求成就與掌聲的事上全力以赴,尤其是我身邊一個又一個,站在「人生/舞台」頂峰,成天忙得團團轉的表演藝術家朋友們。但我覺得怡均很笨,他笨到居然把「下好離手」的人生單行道,做了一個和他「正在發光」的同儕們最不一樣的決定,就是把他人生最菁華的心思體力,放在培育下一代的兒少曲藝說唱種子。

我要說的是,怡均所關注的世代傳薪,並不是沒有其他的藝術家們在做。只是許多藝術家抱著「凡投資必要看到成果」的績效,怡均與曲藝教學團隊的老師們,並不期待每一個「三年一期,一期十五人」的高成本新苗培育,皆要繼承或竹板、或評書、或相聲的曲藝新秀達人,而是透過以接觸說唱的媒介,培養一個又一個心智成熟、品格出眾、知書達禮、足智多謀、辯才無礙的人中龍鳳。

我不確定怡均是不是個基督徒,但在言談的過程中,他認為一個恰似古羅馬演說家崑蒂連恩(Quintilian)所期待「善於言說的好人」,就必須像聖經箴言所言:「一句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聖經箴言25章11節),使人的心靈獲得正向積極的造就。怡均說得對:「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嘴都管不住,他還能做什麼……」?的確,嘴就像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很多人都會直覺主觀地以為,幹說唱的人嘴都很溜(甚至很利或可以很壞);「確實」,怡均說,「我承認學說唱的人,嘴若練到走火入魔,是可以練到很溜很油很碎甚至很壞;但我覺得一個沒有好品格的曲藝演員,是沒有資格做一個有格局、有高度、有影響力的說唱藝術家……」;正因為如此,怡均期待由台北曲藝團(簡稱北曲)調教出來的每一個孩子,個個都是具有好品格的善道言者,甚至將來成為各個領域口才出眾的領袖菁英。

我很好奇,當許多家長將兒女趨於一致地培養朝向或美術、或音樂、或舞蹈的課後才藝;究竟是什麼的父母,會讓孩子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這樣一份如此特別的講唱藝術?每個家庭會讓孩子送到北曲來,家家都有不同的故事。有的孩子內向膽怯,有些小孩躁進過動…..;不同的兒少學員,同在北曲曲藝老師們的調教之下,怡均發現說唱藝術的內涵本身,其實就是一種調節人心人性「言說思考」的藥。好比邏輯構思能力強的孩子適合學評書,機智過人的孩子善於相聲,節奏韻律佳的小孩容易在竹板快書上找到興趣與自信。每個段子的字字句句氣韻尺寸,不僅是創作者的思想結晶,更是表演者透過反覆演練進而融入內化到橋段情境的過程中,會心體會箇中菁華。

人活著,總離不了互動和言談,尤其是當受過說唱藝術訓練的人,有別於一般世人「無意識的言說」,這些小小言者不但管得住他們的舌頭,更管得住他們「三思而後言」的腦袋:從生活進退到學校應對,從互動傳播到反思自省。當然,像北曲如此「三年一期,一期十五人」的培訓過程,九個寒暑一路走來,歷屆高達近三分之二的自然淘汰率,進而使得這項人才的育成過程,若從經濟投資效益的角度來看,倍顯事倍功半的過高成本。「當然,我不在乎他們學成之後,一定都要成為曲藝演員,我更期待這些孩子將來融入社會士農工商,做一個能言善言人品出眾『善於言說的好人』。這些好人當中,「只要有一個」將來成為對國家社會「有影響力的人」,北曲的教育與投資,就是成功的……」,怡均如是說。

是啊,正當各種文創產業結合自身本體的優勢,意圖將其轉換成各種有價的金錢或實質資源時;我真是覺得怡均投身曲藝教育,簡直是做了一件看似最傻的事。但我認為怡均如此「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曲藝傳承,證明他與教學團隊所傳授給孩子的,不單單只是舞台表演的技與藝,更是為人處事的誠與道。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新約聖經約翰福音12章24節)。怡均加油,在我心中,你才不傻,你只是看似犧牲了藝術生涯追求名利與掌聲,選擇運用曲藝說唱的後設精髓,培養一個又一個不單單只是說學逗唱口若懸河的相聲演員;你,更在身教言教言行合一的帶人帶心中,默默地為國家與社會培育未來各領域裡,善道能言的翹楚賢者。

20140902_侯剛本_文創_當兒少曲藝不只是說學逗唱    專訪台北曲藝團團長葉怡均2

怡均傳授給孩子的,不只是曲藝的技與藝,更是生命影響生命的誠與道.

20140902_侯剛本_文創_當兒少曲藝不只是說學逗唱    專訪台北曲藝團團長葉怡均1

這群受過曲藝訓練具有優質品格的孩子,期待他們個個將來成為國家社會具有影響力的領袖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