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197期 作者/陳俊辰、王暄茹、呂嘉薰 圖片/康健雜誌

3月24日晚上鬧哄哄,賣場忙將不少日系食品下架。日本福島核災地區產品,疑似改標混進台灣市面。

截至3月25日中午12點,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查獲294品項疑似來自5縣(福島、群馬、茨城、櫪木和千葉),其中不乏午後的紅茶、森永、龜甲萬等知名大廠。到3月25日中午,食藥署強調,294個疑似品項中的193件已確定未檢驗出放射性物質,儘管如此,社會大眾心頭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

輻射提高癌症風險

對食品的疑慮來自可能殘留輻射線。輻射物質如碘-131生物半衰期約100天、銫-134與銫-137約70天,看似不長,但輻射物質會累積在人體中,仍具危險性。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輻射對人體的影響要視殘留量多寡及時間長短而定,輻射已知與癌症發生有關,也有相關研究發現,輻射也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早發型白內障,甚至影響生殖能力。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解釋,若遭受過量輻射,初期會出現噁心、嘔吐、掉髮、因免疫力下降而易感冒等症狀,時間拉長後則提高甲狀腺癌、血癌、肺癌、乳癌等癌症的風險,甚至導致器官衰竭,例如骨髓或肺功能異常低落。女性則可能不孕、較易流產,或生下畸形胎兒。

況且,輻射對健康的影響還包括心理層面。楊振昌研究輻射屋居民的心理狀態發現,憂鬱、焦慮的發生率較一般人高,生活品質也較低。面對日本核災地區製造的食品輸入台灣,民眾必然恐慌、焦慮。

在無法快速從身體排除放射性毒素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本別吃進輻射物質。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祕書林雅惠直言,台灣把關太鬆,必須立刻加強。

衛福部長蔣丙煌也在記者會上坦言,刻意更改產地的中文標籤「應該是在日本就改標了」。食藥署署長姜郁美則表示,進口商是不是明知故犯,有待進一步釐清。

三道防線阻擋核災食品

首先,海關查核疏漏難辭其咎。林雅惠認為,要阻止核災食品侵入國境,把關措施應三管齊下,一是規定日本官方必須提供輻射檢測報告,降低廠商鑽漏洞的機會。目前台灣並未要求出具證明,但全球現在已有韓國、美國等26國規定日方需檢附報告,台灣應比照辦理。

第二是禁止高風險項目輸入台灣。

所謂的高風險項目,是指曾在其他國家驗出輻射超標的食品。林雅惠指出,已知有些食物容易殘留放射線,她舉例,例如香港曾驗出日本藍莓汁有問題,食藥署應留意國際訊息,隨時更動禁入品項清單…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97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快速檢索各類品項,你吃下肚了嗎?
家屬告白/Ella:妳忘記沒關係,我幫妳記得
林書煒:失智母親教會我的事
食農教育進校園,找回酸甜苦辣真滋味
台灣人運動量不足竟是世界第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