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忠本

四、台灣失敗的BOT

引起社會輿論及民意代表對BOT批評最多的是高捷與高鐵。

「台灣高鐵」最為人垢病的是由「政府零補貼」變成泛官股投資381億元及政府保證貸款3083億元,合計佔高鐵投資總額的61%,而民間主導經營者只投資5%。即負責主要經營成敗的業主負擔極少數的投資風險。「台灣高鐵」已完全違背BOT的基本精神。

從政策面應檢討1997年交通部長蔡兆陽為何罔顧財務可行性,逕依「台灣高鐵」的「政府零補貼」就行決標?其次是1999年「台灣高鐵」融資困難時,不該由政府保證在貸款無法償還時,負責買回。三是民進黨執政八年,用政府公權力促成泛政府機構投資「台灣高鐵」381億元特別股。

「高雄捷運」當初運載量推估很不樂觀,民間投資意願不高。但是民進黨市長謝長廷要,國民黨的中央政府為爭取選民的支持,不能不配合,結果是政府出資佔八成,是個不三不四的BOT案。

高捷與高鐵BOT承攬者之風險與利益不對稱,風險集中在政府而工程採購利益則屬BOT承攬者。歸結兩個BOT案的失敗主因都是泛政治化,不能以一般BOT案視之。

下節將介紹BOT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