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聰明的年輕人通常對於學校生活感到無聊。有些人乾脆走險路,像是馬丁夏可利(Martin Shkeli),這位昔日製藥公司創辦人,現在被關在監獄裡,因為詐欺等受判決。據夏可利的同學表示,他在高中就喜歡翹課,最後被學校退學。

創業家,不只喜歡速度快跟打破常規,他們也比其他人更容易越界。科學家研究,創業家不僅有高自尊,在20歲前,他們比其他人更容易從事非法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是用藥或翹課,還包括偷竊、搶奪等。這或許除了可以解釋夏可利的故事,還有Uber充滿爭議的前執行長Travis Kalanick,以及Parker Conrad(人力資源軟體Zenefits的前創辦人)。

STB

史坦伯格–坦帕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說,這種現象稱為[道德疏離]( moral disengagement),人們會合理化自己的違法行為。像是一個偷鞋子的年輕人,可能會告訴自己是廠商欺騙消費者,他們把鞋子的訂價訂太高。而這種道德疏離的狀況很可能會持續到成年,因為他們相信不是他們做錯事,而是人們訂錯規矩。

儘管這些行為在矽谷通常是被鼓勵的,有時候這些打破常規的想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合法的,但新創事業要面對的是大量的不確定,潛在與已存在的競爭對手,以及重大的財務壓力,這對懷抱著道德疏離的創業家而言,很可能就以違法手段解決眼前的困境。

最近原本被交保的夏可利先生,因為在網路上留言願意以美金5000元的代價,徵求希拉蕊柯林頓的頭髮,而被檢察官撤回交保,他的新聞再度浮上檯面。夏可利先生的律師認為他並沒有讓投資人損失任何一毛錢,也沒有任何非法意圖,史坦伯格教授說這就是[道德疏離]的好例子。

Zenefits的前執行長Conrad先生承認他使用程式,幫助保險業務員逃過法定訓練程序。他這樣的個性或許在Zenefits很合理,因為它們公司的標語就是[準備、攻擊、達標]。但也不是每個年輕人都不會隨著成長。像Facebook的創辦人祖格柏先生最近就收回了過去對公司的期待–[動作快還有打破常規]這句話。

這些年來,很多創投業花在研究一個創業家的個性上的時間,跟花在研究一間企業的願景上一樣多。創投家David Golden說:[我們希望他們打破常規,但我們不希望他們是暴徒。]但他也承認有時會認錯人。為了不要受自己的主觀影響,有些人希望這個人是否喜歡打破常規這個意願數據化。

保羅阿諾是Switch 創投基金的創辦人,他蒐集了將近12000間新創公司的資料目的想找出最有可能成功的創業家。他得出的結論是成功的新創事業的創始人中,至少都有一個曾經在知名的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任職過。有趣的是,他也發現這些曾任職過McKinsey的創業家,在Mckinsey待三到四年就離開出來創業的人會相當成功,但若待得越久,出來創業的表現就越平凡。

他認為那是因為前組的人更有打破常規的看見與勇氣。他們在Mckinsey裡遵守規定,但又不會被規定給僵化或洗腦。但是即便如此,阿諾先生也覺得自己還是會看錯人,像他就錯看Uber的前執行長Kalanick先生。

阿諾先生說:[Uber的故事告訴我們,起初的打破規矩是創新。但是這就像一個溜滑梯,你一再一再打破規矩,最後就是一再而再犯法。]
參考資料:

entrepreneur-young-tr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