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shua 教授
簡報1
頂新魏家由於食安風暴所引起社會一連串的抵制、杯葛、撻伐,這把火燒到家族企業,不少專家提醒政府要注意家族企業,以免他們倒閉之後造起員工失業的社會同題。

其實家族企業不是原罪,家族企業的存在古今中外皆然,家族企業常因成員之間經營理念一致、向心力高、有互信基礎,因而有較佳的經營成效。根據統計,全球家族企業的營業額佔全世界GDP七成左右,而在台灣一千多家的上市櫃公司中就有超過七成是家族企業。而在家族企業中也有受外界肯定者,例如台塑集團、裕隆集團、台泥辜家等等,因此大家要觀察的重點是這些家族企業(特別是上市櫃公司)的公司治理是否出問題,而非股東結構問題。大家都知道金管會在這一部份對於上市櫃有一套規範凖則,例如要設有獨立董事、重大決策需2/3董事同意、質押股票超過50%以上部份不得行使表決權⋯。然而就魏家而言,表面上他們完全遵守政府規定,私底下再昩著良心作起黑心油的生意,這說明徒法不足以致刑,看起來,只要企業主道德淪喪,不管政府辦法訂的多嚴總有辦法鑽漏洞,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例如找好朋友或人頭充當獨董或董事,或找親戚當監察人等等。這些弊端與是否為家族企業無太大相關。

總而言之,因為魏家而怪罪家族企業是沒必要的,但政府如何加強堵住公司治理規定的漏洞,讓企業經營攸關公共利益部份的透明化,以及鼓勵全民站在秉持公理正義的角度充當吹哨者是絕對必要,如此亦可避免企業主因泯滅良知作出為害社會的行為被全民抵制或遭到法律制裁時,卻又要擔心廣大基層無辜的員工失業所引起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