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新媒體世代 | What’s Next for New Media

網路時代巨人 Google 今日於官方部落格,震撼宣布成立母公司 Alphabet,來統籌管理原本 Google 旗下所有業務與產品。Alphabet 旗下將有著集結所有網路產品的 Google、解決老化問題的 Calico、打造智能居家裝置的 Nest、高速光纖網路 Fiber、新成立的智慧城市開發公司 Sidewalk、負責開發尖端科技的 Google X 前瞻實驗室,與負責 Google 對外投資的 Google Ventures 和 Google Capitals 等子公司。

其中規模最龐大,同時也是外界最熟悉的將是 Google,掌管著搜尋引擎、Google 地圖、YouTube 影音平台、Android 系統、Google 商城的應用程式,和廣告業務等核心項目,這些項目在去年為 Google 帶進約 660 億美金的營收,其中搜尋和 YouTube 影片的廣告營收占了約九成。

在 Alphabet 的新控股集團結構下,現任 Google 執行長同時也是共同創辦人的賴瑞·佩吉(Larry Page),將擔任 Alphabet 的首任執行長,而另一位共同創辦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則將出任總裁一職。而新體制下的 Google,其執行長則將由原來 Google 產品與工程業務副總裁桑達爾·皮猜(Sundar Pichai)出任。

Alphabet 的架構,可說是和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柏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控股集團模式十分相似,柏克夏·海瑟威商業帝國旗下有著包括 BNSF 鐵路、Geico 汽車保險,與 Dairy Queen 霜淇淋與速食餐飲等業務。其實現任 Google 執行長賴瑞·佩吉,去年十月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 Google 並沒有預設的理想公司型態,不過他特別提到他個人十分尊崇巴菲特的經營模式和管理型態。在稍後的投資人會議中,他也提到希望遵照柏克夏·海瑟威集團的模式,來管理體系日漸複雜龐大的 Google 公司。

Google 此番組織重整,背後有數個可能原因:

●保持創新性:藉由清楚劃分子公司,將 Google 各子品牌獨立,各個子公司將能擁有更多決策權、保持商業考量上的彈性,且可以更專注地開發旗下產品,追求該領域的創新發展。從某個角度來說,Google 的搜尋、廣告和影音等核心產品,代表著現階段的重點方向,然而其他獨立出來的子公司,則可能是 Google 甚至全人類未來的重點發展項目,隱含著更多的可能性和創新價值。賴瑞·佩吉也在公開信中提到:「在科技產業這個由革命性想法,來創造下一個重大發展項目的領域,你必須要不安於現狀,才能有所突破,維持自身的重要性。」

●滿足投資人需求與期待:Google 從早期搜尋引擎起家,到後來開始多方拓展旗下業務,包括跨足到醫療照護,和無人飛行機等項目。然而 Google 新涉獵的這些項目,往往無法在短期內為投資人帶來回報,甚至面臨極高的虧損可能性,因此投資人多希望 Google 管理者,能更專注在為 Google 創造營收的廣告和影片等項目,同時清楚揭露這些項目的盈利狀況。新的控股公司結構,將帶來更高的財務透明度,賴瑞·佩吉在公開信中表示,從今年第四季開始,除提供母公司 Alphabet 的財務運作情況,也將提供 Google 子公司的財務報表,讓投資人更清楚了解核心項目的營運情形,希望讓對於 Google 投資非傳統專案,而感到不安的投資人能夠寬心。

●公司分工更明確:在控股集團架構下,賴瑞·佩吉和賽吉·布林將負責 Alphabet 母公司的整體營運方針和規劃,而每個子公司都將有各自的執行長,向賴瑞·佩吉匯報負責。此制度下的分工將更為明確,除了管理更有效率,同時子公司發展也將更為專精準確。

為什麼將公司重新命名為 Alphabet(字母)呢?共同創辦人賴瑞·佩吉在公開信中表示:「我們喜歡 Alphabet 這個名字,因為它集結代表語言的所有字母,而語言恰好是人類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同時也是我們建立 Google 搜尋引擎的核心。」對 Google 創辦人而言,Alphabet 可說是 Google 核心精神的延續,同時也象徵 Google 邁向數位未來的龐大野心。

資料來源:Larry Page / Google Blog, Conor Dougherty / NYTimes, Alex Fitzpatrick & Matt Vella / Time, & Alistair Barr & Rolfe Winkler / WSJ

本圖/文由「新媒體世代」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新媒體.news》特刊】Google 組織重整,成立母公司 Alphabet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